綜合化學實驗室開展空氣敏感物質制備技術培訓
在學院領導和各位老師的大力支持下,化學實驗教學中心綜合化學實驗室于2016學年第一學期,針對四年級本科生(化學、應化專業)系統地開設了無水無氧實驗的課程培訓。為了使學院其他同學也能掌握這方面的技能,2017年4月和5月,綜合化學實驗室面向我院三年級本科生(材化、高分子、化工、化生專業方向)和研究生開設了無水無氧實驗系統的操作技能培訓。

實驗指導老師為姜隆副教授。實驗題目為雙(二苯基膦)二茂鐵化合物及其金屬配合的合成。實驗内容包括供氣系統、溶劑純化系統、schlenk真空線系統、手套箱以及敏感化合物的安全規範操作,其中空氣敏感實驗,引導學生如何在實踐中安全、規範地對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進行操作、控制,使用并發揮它們的化學特性,有效提高學生對危險化學品處理能力,培養本科生、研究生掌握現代化學實驗研究方法和技術手段,做好本科生到研究生實驗技能的良好銜接。
為了保證本次培訓的高質高效進行,課程組老師們對實驗計劃進行了詳細的讨論,盡量安排新的技術操作步驟。同時,聯合了學工部的老師向同學們進行宣傳、報名工作。随後根據報名人數和實驗室情況,安排了兩組,每組約10名學生,分别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培訓。本次培訓任務重、時間緊,實驗室相關人員積極投入實驗準備,務求在安全規範操作的前提下使同學們掌握無水無氧實驗技能。


實驗培訓結束後,學生們對本次學習反響良好,不少同學表示,在掌握了傳統的實驗技術、操作方法之後,對新知識和新技能的渴望日益加深。而此次培訓正為他們提供了學習新技能的機會,使實驗操作技能有了顯著提升,強化了實驗室安全操作行為規範,為日後從事科研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合化學實驗》課程是我院按照“多層次、一體化”思路建立的本科實驗教學新體系的最高層次課程,本課程包括兩部分:一是在第一課堂以化學實驗方法和技術為工具,以材料、生命、環境、能源、信息等新興學科的新進展為内容,同時汲取我校的優秀科研成果,開設綜合化學實驗,突出化學作為中心學科的地位;二是在第二課堂設立“創新化學實驗與研究基金”,引導本科生從事創新實驗研究,并與畢業論文相結合,鼓勵創造性強、富有成果的化學創新研究。與此同時,該體系按實驗室管理、功能和建設與課程責任制、創新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方向相結合的原則,促使課程建設與實驗室建設和諧發展,先後獲“211”工程、“985”建設項目、國家理科基地建設、省級教改項目等442萬元的建設資金投入,擁有無水無氧實驗室等一批現代化學儀器,常規小型儀器完全現代化,并達到國際水平。
該課程始建于2001年,2005年被評為廣東省精品課程,2010年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迄今為止已成功地開設了16屆《綜合化學實驗》, 上課總人數超2400人;實施了6屆“創新化學實驗與研究基金”項目和“開放性實驗”,參加總人數超310人,已在國内外刊物上正式發表論文100多篇。本課程教學團隊獲多項廣東省高等學校質量工程建設項目及校級實驗教學研究(改革)基金項目,并獲得省級、校級教學成果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