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學習,貴在堅持,赢在創新 ——第十八屆“創新化學實驗與研究”基金項目結題答辯會順利舉行
2019年5月16日,太阳集团1088vip第十八屆“創新化學實驗與研究”基金項目結題答辯會在豐盛堂A403室舉行,共有17個項目組的同學參加了此次答辯會,姜久興教授、匡代彬教授、李厚金副教授、石建新副教授、張卓旻副教授擔任答辯評委,會議由化學實驗教學中心副主任李厚金副教授主持。
朱芳副院長出席了答辯會并作了開幕緻辭,她簡要回顧了“創新化學實驗與研究”基金項目的發展曆程與人才培養成效,希望各位同學珍惜每個項目學習的機會,腳踏實地、不畏困難、持之以恒地開展學習和研究,同時鼓勵同學們積極交流,充分展示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預祝同學們答辯取得好成績。
随後,參加答辯的各個項目代表分别從項目選題意義、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實驗結果讨論等方面進行彙報。評委們就各課題研究的細節,數據分析及應用等方面進行提問并給出指導意見,同時也就同學們在答辯PPT内容選材、描述技巧等方面給予了一些建議和經驗分享,讓同學們對自己項目的可行性、創新性、科學性等方面都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
答辯會現場
各項目代表做彙報
經答辯評委綜合評分,評選出第十八屆“創新化學實驗與研究”基金項目的獲獎名單,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6項。朱芳副院長和評委們一起給各位獲獎同學頒發了獎狀。
最後,匡代彬教授代表評委組進行總結發言,他對同學們一年來付出的努力給予了肯定,認為今天的答辯很精彩,展示出了很多優秀的工作。同時他也指出,各種類型的科研創新訓練項目,主要目的是培養同學們的創新意識、科研思維和實踐動手能力。希望同學們珍惜每個項目給予的學習機會,積極求實創新,全面提升個人素質和能力,為今後的學習和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至此,第十八屆“創新化學實驗與研究”基金項目論文答辯會在師生們的和諧留影中圓滿結束了,但“重在學習,貴在堅持,赢在創新”的精神仍将在今後各屆的“創新化學實驗與研究”基金項目中繼續傳承,得以發揚!
合影
附:獲獎名單
獎項 |
項目組成員 |
題 目 |
特等獎 |
池之荷、丁琳、林炳麗 |
AIE-TADF有機發光化合物的合成及其OLED器件制備 |
一等獎 |
韓韻泓 |
近紅外氟硼二吡咯類金屬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在光動力治療中的應用 |
一等獎 |
章笑研、黃玉華 |
碳量子點與鈣钛礦超薄納米片複合材料的設計合成及光催化二氧化碳還原 |
二等獎 |
許陽 |
底物誘導促使海洋真菌Neosartoya pseudofischeri高産化學結構多樣性的抗腫瘤活性代謝産物 |
二等獎 |
吳炜星、房遠斌、曾耀 |
Zn摻雜α-Ni(OH)2納米材料可控合成及其在鎳鋅電池中的應用 |
二等獎 |
高樂遙、陳欣影、馮曉靜 |
1,3-二羟基呫噸酮的高選擇性電化學鹵代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研究 |
二等獎 |
徐厚揚 |
基于“分子滑輪”的新型自修複材料 |
三等獎 |
姚詩琳 |
PMOF(卟啉金屬-有機框架)複合材料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 |
三等獎 |
甘秋蓮 |
膦酸單酯與炔烴的環化偶聯反應研究 |
三等獎 |
莫亞玲、溫毅偉、黃子悅 |
基于OSMAC策略對一株紅樹内生真菌的次級代謝産物及其活性研究 |
三等獎 |
胡影、梁心怡、何星輝 |
過渡金屬催化的芳基化合物鄰位C-H鍵烷基化反應 |
三等獎 |
陳铠津 |
氮摻雜多孔碳—石墨烯氣凝膠的制備及性能研究 |
三等獎 |
劉世豪、林謀偉 |
取代烯烴、炔烴化合物的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