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集团app首页化學實驗中心教學體系與内容

發布人:網站管理員 發布日期:2012-10-23

(1)實驗教學體系建設
根據教育部原理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的“化學專業化學實驗教學基本内容”(1999)、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化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制定的“化學類專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2004年5月)、“國家化學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标準”(2001)中關于“化學專業化學實驗教學基本内容”,結合國際化學教育,特别是化學實驗教學的發展趨勢,構築并不斷完善化學實驗教學體系。立足于實驗教學的“整體性、基礎性、綜合性、實踐性、創新性”,我們對大學化學實驗教學進行了一體化設計,将傳統的基礎化學實驗課程、中級化學(專門化)實驗課程進行了整合與優化,獨立設置實驗課程,對化學類專業按“基礎化學實驗”、“現代化學實驗與技術”和“綜合化學實驗”三門課程組織實驗教學。同時在實驗教學内容和教學模式、實驗課考核和優秀學生培養機制、實驗教學及實驗室管理等方面進行了一體化的改革和實踐,形成了“一體化、多層次、開放式”的創新化學實驗教學體系。


化學和應用化學專業實驗教學課時分配見下表2。


  開課時間

  課程名稱

  教學地點

  學時

  學分

  第一、二學年

  基礎化學實驗

  廣州校區

  300

  10

  第三學年

  現代化學實驗與技術

  廣州校區

  210

  7

  第三學年(上學期)

  綜合化學實驗

  廣州校區

  60

  2

  第四學年(上學期)

  綜合化學實驗

  廣州校區

  60

  2*


表2化學和應用化學專業實驗課學時分配

* 為2個創新學分。

 

化學類專業實驗課的必修總學時為570,選修學時為60。目前,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結構化學、高分子化學等重要的7門化學理論課的總學時為468。因此,上述實驗課時與理論課時的比例在1:1.2以上,達到“中心”建設标準的要求。

(2)實驗課程、實驗項目名稱及綜合型、設計型、創新型實驗比例
①實驗課程
“中心”五門實驗課程簡介如下:
1) 基礎化學實驗
基礎化學實驗課程包括無機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實驗、生物化學實驗和部分物理化學實驗等内容,由廣州校區基礎化學實驗室承擔其教學任務。該課程的特點是,從學習化學實驗基礎知識開始,以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的訓練和培養為主體,并開設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注重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的培養。
2)現代化學實驗與技術
現代化學實驗與技術課程分為三個類别,一是其教學内容涉及物理化學、儀器分析、化工原理、計算機化學和電子技術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等實驗,主要面向化學、應用化學、材料化學等化學類專業;二是其教學内容涉及物理化學、儀器分析、計算機化學和電子技術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等實驗,主要面向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藥學等專業;三是其教學内容僅涉及物理化學實驗,主要面向環境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等工科專業。
針對不同專業,現代化學實驗與技術課程的教學内容有所側重,主要以學習現代物理測試方法、現代化學研究方法、各類現代大中型分析測試儀器的構造與使用、化學化工實驗技術、化學信息技術等内容為主。該課程的特點是:按認知規律、循序漸進的原則安排實驗教學,做到由淺入深,從簡到繁,由基本技能訓練到能力和素質培養;它由基本技能訓練實驗、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和研究性實驗、實驗技術、工程實驗、計算機仿真實驗等組成,是一個多層次的、注重學生的實驗研究能力和工程設計能力培養、化學化工實驗相結合的教學體系。實踐表明,這種基于原理實驗和工程實驗的一體化教學體系對于促進學生能力的訓練與培養是非常有效的。
3)綜合化學實驗
“綜合化學實驗”是在傳統的中級無機化學實驗、高等分析實驗、中級有機實驗、中級物理化學實驗、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實驗等基礎上經整合而新形成的一門實驗課,旨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全面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創新意識,重點是培養學生的科研和創新能力。
綜合化學實驗課程分為二個類别,一是面向化學、應用化學、化學生物學專業;二是面向材料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二個類别的實驗内容有側重,學生可以交叉選做。
綜合化學實驗課程替代了過去按二級學科劃分的專門化實驗課,轉而按化學學科的整體性在化學一級學科的層面上安排教學。
綜合化學實驗(一)整合了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等二級學科中的重要實驗方法和技術,将實驗内容擴展到與化學密切相關的材料、生命、環境、能源等學科,以反映在化學前沿領域和交叉領域所取得的重大進展,使學生能了解和學習化學的研究方法和近代實驗技術在高新科技學科中的應用,實施“通才”教育,這是該課程的特色之一;通過“創新化學實驗與研究基金”的激勵機制讓低年級優秀學生參加群體創新實驗,高年級優秀學生參加獨立創新實驗,并在此基礎上完成畢業論文,這樣可将以前學制下3個月的畢業論文完成時間增加到9個月,此即“優生優培”,這是該課程的特色之二。
綜合化學實驗課程在教學内容安排上分為兩個層次:綜合性實驗和創新性實驗,前者為跨學科、多技能的獨立和綜合訓練,後者與太阳集团1088vip的科研課題或實際生産中的化學化工難題密切結合,學生進行創新性研究,能真正感受到化學家或化學工作者從事化學研究的氛圍。因此,綜合化學實驗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應用各種實驗技術的能力,培養和訓練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訓練學生提出問題和發現問題的能力和基本技巧,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獨立工作的能力。
綜合化學實驗(二)的教學内容涉及高分子物理實驗、高分子化學實驗、物質表征技術,是材料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實踐性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掌握高分子學科的專業實驗技術和研究方法,實驗内容有:高分子材料基本物理性能測試和表征方法與技術,高分子合成技術,高分子材料加工機械設備、工藝參數控制與加工技術等,以及設計和研究開發實驗。
4)化工原理實驗
“化工原理實驗”是化工原理教學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化工原理實驗使學生初步涉足工程技術領域,與基礎化學實驗相比,是一個全新的天地。它對于培養及加強學生的實驗研究能力和提高綜合實驗素質起奠基作用,并為日後的畢業論文的撰寫打下基礎。化工原理實驗包括演示性實驗及驗證性實驗,培養學生紮實的理論基礎,使學生掌握化工常規實驗方法和技能,并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解決工程問題。
5)化工專業實驗
化工專業實驗是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實踐性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掌握該專業的專業實驗技術和實驗研究方法,其教學内容涉及化工基礎數據測試、反應工程、分離技術、化工工藝、計算機模拟技術等實驗,以及研究開發實驗。
② 實驗項目名稱及綜合型、設計型、創新型實驗比例
各門課程的實驗項目名稱、綜合性、設計型和創新實驗占教學内容的30%以上,詳見以下教學大綱:
《基礎化學實驗》課程教學大綱
《現代化學實驗與技術》課程教學大綱
《綜合化學實驗(一)》課程教學大綱
《綜合化學實驗(二)》課程教學大綱
《化工原理實驗》課程教學大綱
《化工專業實驗》課程教學大綱
(3)實驗教學與科研、工程等實際應用結合情況
實驗教學内容與科研和工程設計的緊密結合才富有生命力、才能對學生産生吸引力。各門實驗課程中的綜合性、設計型和創新性實驗内容部分來自教師的科研成果、部分來自生産實際和日常生活,具有新穎性、探索性、實用性、趣味性等特色,對于本科生在課餘時間完成是頗具挑戰性的。
近五年來,“中心”累計開出結合科研和工程實際的“開放式、研究性”實驗170個,參與的學生人數達925人,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此僅舉2例:
① “石膏凝固過程的熱力學研究”是謝進軍同學從工廠生産實際了解到的急需解決的問題,由楊志勇等同學組成的小組對此開展了一系列實驗研究,獲得了可信的實驗數據,這些數據可用于石膏制品自動化生産線的設計,該項成果參加了廣東省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挑戰杯”競賽,獲得二等獎(2005)。
② 1998級學生雷勇強同學從廣東省清遠市某廠了解到,該廠有大批鍍錫銅線需要處理,于是我們将“鍍錫銅線表面錫的褪除及回收”納入“開放式、研究性”實驗課題,雷勇強組織了一個小組,利用課餘時間完成了該課題研究,所撰寫的研究論文已正式發表:雷勇強,喻陽海,陳六平,“鍍錫銅線表面錫的回收”,有色金屬(冶煉部分),2004,(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