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師參加“2020新時代高校化學類課程思政建設研讨會”并做大會報告

稿件來源:實驗中心 發布人:李潔 編輯:實驗中心 系統審核人:李厚金 發布日期:2020-12-03

       2020年11月20-22日,由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學校化學類專業教學指 導委員會(以下簡稱教指委)主辦、《大學化學》編輯部協辦、福州大學承辦的“2020新時代高校化學類課程思政建設研讨會”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教指委副主任委員、大連大學校長孟長功教授,福建省教育廳高教處劉典文調研員和福州大學副校長王心晨教授出席會議并緻辭。會議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圍繞化學類課程“課程思政”建設的思路和重點、育人成效評價、建設經驗和成果進行了研讨和交流。部分教指委委員和高校化學類專業教師代表近160人參加了現場交流,另有6500多人通過線上形式參加了會議。

        我院陳六平教授、李厚金、石建新、韋張文副教授參會。陳六平教授做了題為“‘實驗室安全與學術道德’課程思政的教學探索與實踐”的報告,介紹了該門課程的思政教育目标的設計與落實,演示構建課程知識點與思政教育元素的對應關系,重點闡述了立德樹人與學術道德和安全教育的内在邏輯關系,介紹了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學術規範、安全科學基礎、實驗室安全,EHS管理體系與安全文化等教學内容深度融合的相關做法,強調我們應在“民主、文明、平等、公正、法治、誠信”的原則下進行學術探索與交流活動,嚴守知識産權保護法,做到知行合一;要尊重科學、尊重規律,構建科學思維,堅持法治思維,牢固樹立規則意識、規範意識,塑造安全價值觀,将法規标準制度落細、落地、落實;堅持踐行“以文化人,安全育人”,形成豐厚安全素養,達成“德才兼備、領袖氣質、家國情懷”的人才培養目标;報告強調,要從個體、群體、空間、時間層面構建大安全觀,着力培養學生的綠色環保意識、責任與擔當意識,做到課程思政教育與思政課程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為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做出應有貢獻。陳六平教授的報告内容豐富,觀點鮮明,受到與會代表的一緻好評。

“”

                                                                       圖1  陳六平教授做大會報告

 

        我院高度重視并全面推進思政課程建設,将思政元素有機地融入教學内容,達到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在實驗課程教學中,積極探索創新,尋找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新思路、新做法、新特色。此次課程思政建設經驗的分享和交流,是我院實驗教學課程思政建設及成效的展示,也将進一步推進以“課程思政”為目标的實驗教學改革深入開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

                                                                                圖2  與會老師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