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物理實驗

課程簡介

       自1958年太阳集团app首页設置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以來,《高分子物理實驗》一直是本科生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必修課,課程共72學時。《高分子物理實驗》從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角度,以研究聚合物的結構與性能關系以及高分子結構及性能測試實驗技能為目的。課程要求學生牢固掌握高分子材料結構與性能關系理論、高分子科學的基本原理。掌握高分子材料結構與性能測試的實驗知識和關鍵技能,如材料拉伸、彎曲、沖擊及力學松弛性能測試;結晶形态制備及測試;結晶度、密度測試;熱分析、熱穩定性及耐熱性測試等,了解各種儀器的結構及測試原理。在課程學習中培養學生嚴謹、認真、實事求是的實驗态度,養成節約實驗材料、愛護公共儀器的良好行為習慣,培養既獨立思考,又團隊協作的精神。

 

實驗項目

實驗一 偏光顯微鏡法觀察聚合物的結晶形态和球晶徑向生長速率
實驗二 聚合物熔體流動速率及擠出脹大的測定
實驗三 聚合物的拉伸性能測試及銀紋現象
實驗四 密度梯度法測定聚合物的密度及結晶度
實驗五 聚合物的熱重分析-TGA
實驗六 聚合物的熱譜分析-差示掃描量熱法
實驗七 聚合物的沖擊性能測試--簡支梁法和懸臂梁法。
實驗八 聚合物的彎曲性能測試
實驗九 粘度法測定聚合物黏均分子量及無幹擾分子鍊的均方末端距
實驗十 聚合物的熱機械曲線分析
實驗十一 聚合物的應力松弛
實驗十二 聚合物材料的電性能的測定

 

教學特色

(1)所用教材為自編教材:《高分子物理實驗》,李谷,符若文,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5

image-20230608110536-1

(2)先進儀器照片:

image-20230608110552-2

熱重分析儀

image-20230608110606-3

熱機械分析儀

image-20230608110618-4

差示掃描量熱儀

image-20230608110636-5

熱變形維卡軟化點試驗機

image-20230608110650-6

高阻計

image-20230608110701-7

熔體流動速率測試儀

image-20230608110713-8

擺錘式沖擊試驗機

image-20230608110724-9

電子萬能拉力機

 

教學團隊

       該課程以太阳集团1088vip“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為平台,以國家重點學科“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為專業依托,教學團隊繼承和發揚了太阳集团app首页老一輩教授重視本科教學工作和本科課程建設的優良傳統,努力發展,力求創新,形成一隻素質高、責任心強且熱愛本科生教學的教師隊伍。

image-20230608105755-1

       符若文,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在太阳集团app首页化學系獲學士學位; 1984年在太阳集团app首页化學系獲碩士學位, 1990年在太阳集团app首页材料科學研究所獲博士學位。1993年10月至1994年1月在香港浸會大學理學院當訪問學者, 2001年6月至2002年6月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當高級訪問學者,1996年列入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長期從事功能高分子和新型炭功能材料材料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講本科生課程“高分子物理”及“功能高分子材料”,主講研究生課程“環境與能源材料”等。曾主持國家973課題、國家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面上項目等,已發表論文300餘篇,曾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廣東省自然科學二等和三等獎、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

image-20230608105810-2

       吳丁财,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傑青。2006年在太阳集团app首页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獲博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目前擔任太阳集团app首页測試中心主任,太阳集团app首页聚合物複合材料及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Energy Storage Materials》和《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編委。主講《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物理實驗》、《高分子加工實驗》和《生産實習》等本科生課程。主要從事新型多孔高分子與炭材料研究,主持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等國家級項目,迄今以通訊作者在Nat Nanotechnol、Nat Commun和Adv Mater等期刊發表SCI論文120餘篇。2012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014年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14年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2017年廣東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9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image-20230608105824-3

       劉紹鴻,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0及2016年于大連理工大學分别獲得學士及博士學位。主講本科生《高分子物理實驗》、《高分子加工實驗》、《大學化學實驗》等課程。主要從事能源高分子與炭材料的設計制備及其應用研究(包括固态電解質、碳負極材料以及電催化劑等)。承擔多項國家及省部級項目(課題);已發表研究論文60餘篇,發明專利已授權9件。獲遼甯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入選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擔任《功能高分子學報》青年編委、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碳-石墨材料專業委員會委員。

image-20230608105839-4

       李谷,博士,講師。1990年本科畢業于太阳集团app首页化學系,2006年獲得太阳集团1088vip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理學博士學位。主講本科生《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物理實驗》、《高分子加工實驗》和《高分子化學實驗》等課程。主編出版《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物理實驗》、《高分子加工實驗》等教材。主要研究方向為高性能多組分多相聚合物材料。參與多項國家及省部級項目研究, 發表研究論文三十多篇,獲兩項發明專利。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太阳集团app首页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及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