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複合材料及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概況

  聚合物複合材料及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為原國家教委開放研究實驗室,于1993年12月經國家教委批準成立,1996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1999年10月第一批被批準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經過近30年建設,已形成4個穩定的研究方向和一支高水平研究隊伍。

  現任學術委員會主任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王玉忠教授,實驗室主任為章明秋教授,實驗室副主任為吳丁财和宋樹芹教授。 

  實驗室總體定位在應用基礎研究。着力在聚合物材料的結構和功能一體化研究方面形成特色,并建設能持續創新的科研隊伍。實驗室實行“開放、流動、聯合、競争”的運行機制,努力成為國内外學術研究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方向為:聚合物多相複合體系、能源與環境材料、聚合物材料設計合成、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 

  實驗室依托太阳集团app首页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國家重點學科,現有固定研究人員72名,教授38人,副教授26,實驗技術人員5人,助理研究員3人,其中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名,國家萬人領軍人才1名,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名,國家青千7名,國家萬人青拔3名,廣東省傑青7人,組建了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卓越青年團隊2個。建立了高水平的公共平台實驗室,成為了國内外聚合物材料領域研究和人才培養的基地。

     近年來,實驗室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際合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等省部級科研項目。系列科研成果在Nature、Nat Nanotechnol、Nat Chem、Nat Commun、Adv Mater等國際著名刊物上發表;獲授權國家發明/實用專利三百多件;多次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主編/參編國内外專著和教材13部;凝聚了150名包括訪問學者、博士後、專職科研人員組成的流動人員隊伍。與哥倫比亞大學、山梨大學、比勒菲爾德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等海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實質性合作關系。

  實驗室科研環境條件良好,擁有科研場地近15000平方米。儀器平台擁有先進的表征、性能測試等大型儀器設備,儀器設備資産總值達5400萬元以上。重要儀器包括冷場發射掃描電鏡、掃描探針顯微鏡、高溫凝膠滲透色譜儀、高級旋轉流變儀、動靜态光散射系統、重量分析儀、動态熱機械分析儀、轉矩流變儀、激光共聚焦顯微拉曼光譜儀、顯微紅外光譜儀、激光閃射法導熱儀等。實驗儀器設備對外開放運行,為科學研究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平台支撐。2013年組織了由國際著名科學家梁錦榮教授牽頭的“納米醫學工程創新團隊”獲得廣東省引進創新創業團隊項目,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正在形成跨越發展。

      實驗室對外學術交流活躍,積極開展國内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多次承辦國際、國内學術會議,與相關學科高校或研究機構組織雙邊學術交流,邀請國内外知名學者來實驗室進行學術訪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