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團錦簇,論學逸仙
2013年3月31日,由化院團委和學生會聯合承辦的化學節開幕式拉開帷幕。學院黨委古小紅書記、副院長巢晖教授、黨委郭燕副書記、實驗中心主任陳六平教授、化學系副主任匡代彬教授與喬正平副教授、應用化學系副主任戴宗教授與汪波副教授、高分子與材料科學系副主任池振國教授,以及化工系副主任崔國鋒副教授出席此次活動。
古小紅書記代表學院緻開幕詞:化學節作為我院的品牌活動,已舉辦了12年,旨在幫助同學們了解化學、貼近學術、培養興趣,為大家創造享受化學樂趣的平台。對比去年在珠海校區舉辦化學節的盛大情況,回遷後的這一屆化學節,更是老師和同學們的共同節日,希望大家都能在化學節,以及之後的文獻閱讀大賽、實驗室開放日、系所交流會等活動中,感受到化學的魅力,并在工作學習研究中對如何用化學知識造福人類有更深的認識。最後,古書記祝願學院化學節越辦越好!
化學節活動展示
接下來,化院團委常委楊婧、學生會副主席胡琛分别向大家介紹了團學将在本次為期一個月的化學節中開展的具體活動:4月14日,實驗室開放日。本科生、高中生進入實驗室體驗,動手制作一系列有趣的實驗:制作蠟燭,燒玻璃,制作樹葉書簽等;4月14、21日,系所交流會分期論壇。以茶話會形式,學生與教授近距離交談;4月27日,化學節遊園活動。活動主題是“人在化中遊”,是以Chen創大賽的冠軍策劃為藍本,主要進行一系列與化學相關的遊戲;4月27、28日,本科生科研交流會。獲得創新實驗基金的11級選手的科研成果交流優勝的兩組将獲得2萬元,以資助繼續學術研究,優秀科研成果将編纂成冊發表。
學生代表均表示,在化學節期間,化院團委和學生會将在各方面為同學們提供咨詢、服務。
四系介紹環節
為了讓同學們更加了解學院和專業,開幕式進入了四系介紹環節。來自學院四個系的老師将各系情況與特色向同學們娓娓道來:
應用化學系副主任汪波老師,從各專業的培養目标、研究方向及畢業後去向這三個方面,介紹了應化有關專業和研究情況,還具體介紹了應用化學系的分析科學研究所和有機化學研究所,并熱忱歡迎大家的加入。
高分子與材料科學系副主任池振國老師的發言以材料的來源及應用引入,回顧高材系光榮曆史,分析就業形勢。并表示,高材系的各專業分支有着團結敬業的教師隊伍,先進的儀器設備,精心凝練的學科研究方向以及明确的指導思想,為同學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科研條件,希望同學們能提前下實驗室,勤奮努力做出成績。
化工系副主任崔國鋒老師注重于研究特色及 “認識世界(化學),改造世界(化工)”宗旨的解說。化工系不僅在各團隊研究内容方面涉獵廣,而且還擁有自己的成果轉化應用平台——惠州精細化工研究院。
化學系副主任喬正平老師首先展示了“三院士、七傑青“的雄厚師資力量,在介紹各專業團隊研究方向後表示,化學系高水平論文多,招生規模大,人才培養佳,推免生名額更是充裕,望大家選擇化學系的同時,也要如蘇锵院士所說“做對國家有用的事”。
感想與交流分享
開幕式的最終環節---感想與交流分享。國家化學實驗中心主任陳六平老師向同學們講解了提前進入實驗室的注意事項,并提醒同學們提前進實驗室不是為了做尖端成果而是為了接觸實驗,培養紮實做事的态度和習慣,要注意安全,嚴于律己。陳教授以其幽默風趣的語言,平易近人的事例介紹赢得了現場全員雷鳴般的掌聲。随後,獲香港中文大學全額獎學金的王海波師姐回憶起自己在實驗室中切身經曆并與師弟師妹們分享了她申請香港大學的過程以及政府獎學金的經曆。09級學生代表袁康認為:進入實驗室要有充分的精力投入,投入足夠多的時間在實驗室中,并且多閱讀綜述性文獻、多與學長交流、了解别人思考的角度并養成好習慣。
2013年第13屆化學節開幕式為師生們搭建了交流的平台,通過老師與學生代表的交流與分享,讓同學們在活動中思考人生,領悟體會學習的意義所在。
學生通訊社:攝影 曹燦 ;編輯 張熙悅 雷浩宇(團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