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人生觀、愛國主義教育”主題黨日活動

發布人:高級管理員
 
4月21日,我實驗教學中心黨支部與工會黨支部結對,組織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展開“人生觀、愛國主義教育”主題的黨日活動,觀看了清華大學校友劇藝社“人與人生”專題詩歌朗誦晚會,并與劇藝社成員座談人生觀話題。
 
下午7:30,“人與人生”朗誦會在東校區禮堂拉開帷幕,朗誦會由劇藝社導演陶岚琴女士主持,她介紹了劇藝社的組建和發展曆史。清華校友劇藝社是由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清華大學劇藝社的校友組建的。現有成員44名,平均年齡70歲。這些前輩們全都具有高級技術職稱,并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都事業有成。如今共同的熱愛---話劇藝術表演,他們走到一起,通過一篇篇作品的選材、排練和演出,一遍遍地感動着、淨化着、激勵着、愉悅着他們自己。同時也诠釋着什麼是感動。
 
整個朗誦會高潮疊起,内容博覽古今,縱貫中外。有對現實的感慨和歌頌,有對名篇名作的再演繹。《殘缺的饅頭》和《刑場上的婚禮》鮮活的表現了戰争年代真情的凄美與慘烈,震撼心靈;《六點十分的愛》、《礦工的媳婦》和《秋天的懷念》飽含深情,洋溢着濃濃的親情,愛情,尤其史鐵生先生說的那句“要好好的活”深深的烙在師生們的心裡,同時也讓大家認識到對父母平凡無私的愛不要等到失去後才知道珍惜;《鋼琴上的黑白左右手》、《千古勝負在于理》、《燈泡》、《彎腰拾起的尊嚴》充滿哲理,寓意鮮明、發人深省;《軍神》讓我們強烈感受到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對一代偉人産生了由衷的深深敬意;《生命橋》感人至深;演出以問答式朗誦《人與人生》作為結尾,在“我用真心寫下一句話,請永遠珍惜真誠”的回答中結束,讓師生們在悠悠歲月中對“人該怎樣生,路該怎樣行,将來該交一份怎樣的答卷”有了進一步的思考。
 
前輩們的精彩的演出赢得了師生們經久不息的掌聲。透過他們或深情或激昂或幽默或低沉的音調,我們感受到了他們的熱情,他們的投入,他們的敬業,他們對生活的熱愛,這些都帶給我們太多的感動。昭然若揭的真理,暢快淋漓的抒情,寓意鮮明的小品,無不折射着老一輩人生命的深度和他們對生活獨到的見解。我們在他們自謙而真誠的話語中體會着“人”這一撇一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