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怡的美麗人生--分析碩士支部黃澤琳
曾經在電視頒獎晚會上看到,在台下衆人熱烈的掌聲中被邀請上台的老一輩藝術家中,有一位頭發花白的女藝術家,看着銀幕上回顧她70多年前的作品,再看看此時台上身體健朗、青春依舊、美麗如故的她,讓我感覺歲月似乎在她的面前停下了腳步,那時我就深深的記住了這位叫秦怡的老藝術家。一年多過去了,今天看了《人民的好兒女》電視系列短片,系列介紹中秦怡這兩個字瞬時抓住了我的眼球,懷着興奮的心情看完了短片後,我被這位老人徹底的感動了,終于明白為什麼九十高齡的她能夠依然綻放出珍珠般光彩。
人們常說“相由心生”,身體看的往往就是我們的心态,秦怡老師雖是耄耋之年,卻是慈善和公益的愛心先鋒。四十幾年前,身患腸癌的秦怡躺在病床上,收音機在廣播焦裕祿去世的消息,那一刻她在想,人隻要不是為自己而活,死又有什麼可怕呢,強大的精神力量不僅讓她戰勝了病魔,“為他人”這三個字從此更成了她生命力旺盛不息的源泉。從此她的心就想着社會、想着人民、想着黨。秦怡老師曾經成功塑造了《青春之歌》中的林紅——一個革命者不要說是坐牢,哪怕就是犧牲自己的生命,她不但不覺得冤枉,而且覺得光榮。銀幕上的共産黨員林紅以她堅貞的信仰感召了林道靜。銀幕下的秦怡也是如此,她以無私奉獻的精神感染着無數黨員。多年以來她一直身體力行的參與公益活動。汶川地震的時候,年事已高的秦怡去不了抗震第一線,卻始終活躍在各種活動場合呼籲大家伸出援手。同時,在汶川震災募捐晚會上,她捐出了20萬元。單看這個數字和許多企業間、名流不能相比,然而這個數字放在秦怡老人家的後面,就有着許多撼動人心的力量,這是她當時所有的積蓄。
曆久彌香,秦怡老人的聲望來自于對藝術一絲不苟的追求,她的美麗人生則源于她甘當綠葉,處處為他人着想的美德。“人民的好兒女”,這是對優秀共産黨員的最好評價,在這些優秀共産黨員先進事迹的感召下,我一定立足本職,從小事做起,從最平凡的事做起,一定能做一個好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