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報告--08級化生本科生黨支部:黃美欣
尊敬的黨組織:
通過閱讀上級下達的相關資料,現對幸福廣東的建設提一點意見和建議:
近現代以來,人類把幸福理解為單純的物質财富增長,以為隻要GDP增長,幸福生活就會如影随形。這種以物為本的發展觀,不僅給自然環境帶來巨大創傷,還增加了社會不安定的因素,甚至會導緻“幸福鴻溝”。
以日本為例,20世紀下半葉,日本迅速成為經濟大國,人均GDP跻身世界前幾位,但日本人的快樂指數卻長期名列世界倒數第一。日本人不斷以犧牲自身的健康、時間為代價,換取金錢。然而,随之而來的是人們内心的空虛、無助,最終導緻多起自殺事件。
縱觀日本的案例中,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在廣東GDP數據一路騰飛的同時,所有的人都幸福了嗎?
誠然,經濟是幸福感受的重要來源和基礎,良好的經濟條件,對于提高人們的幸福感是十分必要的。但過度的經濟追求并不能提高人們的幸福感。幸福指數與國民生産總值指數存在着差别,但它在本質上代表着一個國家居民的生活質量。建設幸福廣東,應該使社會建設與經濟發展同步協調,在經濟“車輪”快速運轉的同時,始終把關注民生放在首位,讓廣東最大多數百姓所追求幸福就“人有所居,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子有所學”得以實現。
“脫貧、增收、就業、物價、住房、交通、治安、教育、醫療、養老、表達、尊嚴感和歸屬感”這些問題仍一直纏繞在百姓心中,導緻幸福感難以上升。因此建設幸福廣東,就要堅持以人為本,實現人本廣東;保障社會公平,實現公平廣東;創造優美環境,實現宜居廣東;保護生态環境,實現綠色廣東;維持社會安定,實現平安廣東;建設文化強省,實現文化廣東。
首先,由于地域差異導緻的貧富懸殊。雖然廣東的整體GDP樂觀,但是,是先富起來的城市把這個數字給誇大了。現實中,廣東還有很多農村地方的溫飽問題還沒得到完滿解決。建設“幸福廣東”,前提是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長。荷包滿,心裡安,群衆才有幸福感。民富了,才有消費的增長,才能持續地釋放内需,确保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與和諧穩定。因此,我們要加快轉型,把幸福蛋糕做大,并分好蛋糕促進人們做大蛋糕。
其次,就業、教育問題要重視。現在的社會,人們都重視教育,甚至出現好學校一位難求的現象。争讀好學校,其實是為了就業做好準備。學位是有的,工作是有的,隻是人們獲取職位的渠道不到位,還有人們挑職位苛刻罷了。所以,要解決這一問題,要調整就業大軍的心理,并把招聘信息的渠道拓寬。
再者,醫療養老問題嚴峻。由于計劃生育的實施,導緻今年來,人口比例中,老年人愈來愈多,醫療養老問題成了年青一代的負擔。許多無力支撐的家庭,面臨着看病難的困境。因此,政府應該利用宏觀調控,控制醫藥價格的飙升,增加這方面的财政資金投入,讓老百姓能夠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最後,物價、住房方面的保障。這幾年來,物價、房價攀升,導緻打工一族都負債累累,成了房奴、車奴等。有人感歎,現在的工資不漲物價漲,自己都養不活,怎麼娶老婆,怎麼養孩子?這些民生問題就應該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盡快解決。市場是配置資源的有效形式,但也有缺陷。政府可以矯正市場失靈,但也絕非萬能。如何把兩者完美結合,是政府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
上述這些問題解決後,我們隻是獲得了客觀幸福,而主觀幸福則要通過個人對人生意義積極思考并努力追求才能實現。所以,政府應該為人民群衆提供充足的精神糧食,例如免費提供圖書閱讀、各類型的文學講座、文藝表演等,讓他們在繁忙的工作後,獲得一個娛樂休閑的機會。
此緻,
敬禮!
黃美欣
2011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