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高材系本科生黨支部“探讨幸福”讀書報告

發布人:高級管理員

 

幸福是什麼,像是個哲學問題,幸福廣東是什麼,就是個現實問題。
在本次“探讨幸福”讀書活動中,支部黨員紛紛表示對幸福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幸福,不僅僅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
“對于小朋友來說,幸福可能是單純而簡單的快樂。幸福就是老師的作業不要太多,讓他們能在晚上看看動漫;幸福就是爸爸媽媽的工作不要太忙,他們不必一個人獨守空房;幸福就是節日裡有很多好吃的東西,可以盡情享受美好的時光。對于大人來說,幸福可能更複雜一些。幸福是不惑之年到來之前能夠買得起屬于自己的一座房子;幸福是工資的增長跟得上CPI,不必處處為了生活精打細算;幸福是小孩健康快樂地成長。”
的确,随着年齡的增長,幸福的定義是越來越複雜了。那在我們的價值觀中,到底什麼樣的生活才是幸福生活呢?
“《幸福的方法》中提出了一種生活方式的分類,劃分依據是它們與幸福的關系。分别有忙碌奔波型、享樂主義型、虛無主義型、幸福型,顯然,幸福型的生活方式才是最接近幸福、最理想的生活方式。這幾種生活方式有哪些不同呢?這裡摘出作者對它們與幸福的關系的描述:忙碌奔波型的人将幸福等同于成功,隻追尋目标,忽略了過程;享樂主義型的人将幸福等同于快感,将努力等同與痛苦;虛無主義型的人既看不到短時的享樂,也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幸福型的人同樣重視當前的快樂與未來的收益。我發現自己都有過以上四種類型的生活方式,有時忙到焦頭爛額,有時又耽于享樂,有時為目标快樂地奮鬥着,有時又會悲觀得看不到一絲希望。按作者的意思,要獲得幸福,無非是讓自己的生活方式改造成幸福型。”有黨員是如此說的。
“幸福廣東”是今年的熱門詞彙,是廣東省委政府在經濟發展中提出的建設要求。怎樣的廣東才是幸福廣東?簡單來說,隻要廣東人民都覺得幸福了,就是幸福廣東。
“其實,老百姓對于幸福的門檻很低,隻要生活安穩,哪怕日日平淡。我們不需要時速幾百公裡的高鐵縱橫馳騁,隻要簡單的公共交通能夠讓我去到我想去的地方;我們不需要多麼雄偉的高樓,多麼華麗的廣場,哪怕一片能夠在茶餘飯後散步納涼的小空地也可以是我幸福的港灣;我們不需要那麼多盛會來裝點平淡的生活,一次奧運,一次亞運已經足夠讓一個中國人感到自豪。我們需要什麼?我們需要的僅僅是生活裡樸實無華的需要。我們隻需要平穩的物價,柴米油鹽不再飛漲;我們隻需要覆蓋面廣泛的醫保,讓每次生病時不再為了上醫院而害怕;我們隻需要更加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不用一天天害怕變老。作為平凡的老百姓,對于幸福,我們沒有更多的奢望。”黨員同志有這樣着這樣的幸福情結。
“幸福其實很簡單,消除貧富差距、穩定物價房價、搞好治安、搞好精神文明建設,這些聽起來都很常規,但是做起來呢?我知道這不是一時半刻能解決的,但是隻要政府作出了動作,讓民衆覺得幸福還是有希望的,有希望的民衆也是幸福的民衆。”
“我能圍繞本職做些什麼呢?首先是實踐好自己關于幸福的定義,自己正在追求幸福,并獲得幸福,才能對周圍的人有良好的影響。接下來,就是關心身邊的人,他們對生活的感知幸福嗎?作為學生,我們的日常交際對象很多時候隻能是同學、家人,對于他們的幸福感知,我們可以通過多交流的方式去促進,這應該也是增進幸福的一種方法。總之,個人先做好本職,而衆多做好本職的人即是大家;由個人到家庭,由一個家庭到另一個家庭,幸福是可以傳遞的。當幸福傳遍我們的身邊時,就是一個幸福的廣東。”對于自身的踐行,有黨員是如是說的。
        筆者認為,看到政府在為我們的幸福而努力,問題的提出有官方關注并着力解決,人民的聲音能表達人民的願望并被聆聽,我們就已經覺得幸福了。
最後,用其中一位黨員的一段話來結束吧。
“很慶幸,作為一個廣東人,我深深地感到驕傲。最起碼,作為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我們的政府能夠更多地傾聽來自底層的聲音。起碼,我們的一個高中生就能夠讓地鐵的大修回歸小修補。起碼,我們真正實現了九年義務教育,讀書不再那麼困難。起碼,我們的媒體能夠公正客觀地報道,不會一味粉飾太平。幸福是什麼?當一個政府在每次決策的時候,都把自己設想成一個普通的市民,在他的角度思考,那麼我們的社會必然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