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室常見事故處理辦法

發布人:高級管理員

發生危險化學廢物污染事故時,事故實驗室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減輕對人員的傷害和對環境的污染,并報告設備處、保衛處等職能部門協助處置,由學校按相關規定和程序報告政府主管部門。

事故處理完畢後,相關單位應及時查清原因,總結教訓,及時整改和消除隐患,避免類似事故再次發生。事故調查報告及處理結果應公開通報。

每個實驗室必須儲備有急救藥箱,定期檢查是否過期,及時更改。藥箱内需包括:

1)繃帶、紗布、脫脂棉花、橡皮膏、醫用鑷子、剪刀等。

2)凡士林、創可貼、玉樹油或鞣酸軟膏、燙傷油膏及消毒劑等。

3)醋酸溶液(2%)、硼酸溶液(1%)、碳酸氫鈉溶液(1%及飽和)、醫用酒精、甘油、紅汞、龍膽紫等。使用HF的實驗室要有葡萄糖酸鈣軟膏。

火災事故的處理

1)首先立即切斷室内一切火源和電源。

2)在可燃液體燃着時,應立即拿開着火區域内的一切可燃物質,關閉通風器,防止擴大燃燒。

3)酒精及其它可溶于水的液體着火時,可用水滅火。

4)汽油、乙醚、甲苯等有機溶劑着火時,應用石棉布或幹砂撲滅。絕對不能用水,否則反而會擴大燃燒面積。

5)金屬鉀、鈉或锂着火時,絕對不能用:水、泡沫滅火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滅火,可用幹砂、石墨粉撲滅。

6)注意電器設備導線等着火時,不能用水及二氧化碳滅火器(泡沫滅火器),以免觸電。應先切斷電源,再用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滅火器滅火。

7)衣服着火時,千萬不要奔跑,應立即用石棉布或厚外衣蓋熄,或者迅速脫下衣服,火勢較大時,應卧地打滾以撲滅火焰。

8)發現烘箱有異味或冒煙時,應迅速切斷電源,使其慢慢降溫,并準備好滅火器備用。千萬不要急于打開烘箱門,以免突然供入空氣助燃(爆),引起火災。

9)發生火災時應注意保護現場。較大的着火事故應立即報警。若有傷勢較重者,應立即送醫院。

熟悉實驗室内滅火器材的位置和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11)手提式幹粉滅火器使用方法:①先撕掉小鉛塊,拔出保險銷,②再用一手壓下壓把後提起滅火器;③另一手握住噴嘴,将幹粉射流噴向燃燒區火焰根部即可。

中毒事故的處理

1)固體或液體毒物中毒:有毒物質尚在嘴裡的立即吐掉,用大量水漱口。誤食堿者,先飲大量水再喝些牛奶。誤食酸者,先喝水,再服Mg(OH)2乳劑,最後飲些牛奶。不要用催吐藥,也不要服用碳酸鹽或碳酸氫鹽。重金屬鹽中毒者,喝一杯含有幾克MgSO4的水溶液,立即就醫。不要服催吐藥,以免引起危險或使病情複雜化。砷和汞化物中毒者,必須緊急就醫。

2)吸入氣體或蒸氣中毒者:立即轉移至室外,解開衣領和鈕扣,呼吸新鮮空氣。對休克者應施以人工呼吸,但不要用口對口法。立即送醫院急救。

發生觸電的急救方法

1)關閉電源。

2)用幹木棍使導線與被害者分開。

3)使被害者和土地分離,急救時急救者必須做好防止觸電的安全措施,手或腳必須絕緣。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并送醫院救治。

7、電擊事故的處理

不要直接觸碰傷者。拉下電閘或用絕緣物(木頭、塑料、玻璃、橡膠)移開傷者或電線。如果有心肺複蘇術資質,對其進行心肺複蘇。立即尋求醫學援助。

8、玻璃割傷的處理

一般輕傷應及時擠出污血,并用消過毒的鑷子取出玻璃碎片,用蒸餾水洗淨傷口,塗上碘酒,再用創可貼或繃帶包紮;大傷口應立即用繃帶紮緊傷口上部,使傷口停止流血,急送醫院就診。

9、燙傷事故的處理

被火焰、蒸氣、紅熱的玻璃、鐵器等燙傷時,應立即将傷口處用大量水沖洗或浸泡,從而迅速降溫避免溫度燒傷。若起水泡則不宜挑破,應用紗布包紮後送醫院治療。對輕微燙傷,可在傷處塗些魚肝油或燙傷油膏或萬花油後包紮。若皮膚起泡(二級灼傷),不要弄破水泡,防止感染;若傷處皮膚呈棕色或黑色(三級灼傷),應用幹燥而無菌的消毒紗布輕輕包紮好,急送醫院治療。

10、被酸、堿或溴液灼傷事故的處理

1)皮膚被酸灼傷要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皮膚被濃硫酸沾污時切忌先用水沖洗,以免硫酸水合時強烈放熱而加重傷勢,應先用幹抹布吸去濃硫酸,然後再用清水沖洗),徹底沖洗後可用25%的碳酸氫鈉溶液或肥皂水進行中和,最後用水沖洗,塗上藥品凡士林。

2)堿液灼傷要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再用2%醋酸洗或3%硼酸溶液進一步沖洗,最後用水沖洗,再塗上藥品凡士林。

3)酚灼傷時立即用30%酒精揩洗數遍,再用大量清水沖洗幹淨而後用硫酸鈉飽和溶液濕敷46小時,由于酚用水沖淡1121濃度時,瞬間可使皮膚損傷加重而增加酚吸收,故不可先用水沖洗污染面。受上述灼傷後,若創面起水泡,均不宜把水泡挑破。重傷者經初步處理後,急送醫院。

11、酸液、堿液或其他異物濺入眼中:

1)酸液濺入眼中,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用1%碳酸氫鈉溶液沖洗。

2)若為堿液,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用1%硼酸溶液沖洗。洗眼時要保持眼皮張開,可由他人幫助翻開眼睑,持續沖洗15分鐘。重傷者經初步處理後立即送醫院治療。

3)若木屑、塵粒等異物,可由他人翻開眼睑,用消毒棉簽輕輕取出異物,或任其流淚,待異物排出後,再滴入幾滴魚肝油。若玻璃屑進入眼睛内是比較危險的。這時要盡量保持平靜,絕不可用手揉擦,也不要讓别人翻眼睑,盡量不要轉動眼球,可任其流淚,有時碎屑會随淚水流出。用紗布,輕輕包住眼睛後,立即将傷者急送醫院處理。

12、水銀容易由呼吸道進入人體,也可以經皮膚直接吸收而引起積累性中毒。嚴重中毒的征象是口中有金屬氣味,呼出氣體也有氣味;流唾液,牙床及嘴唇上有硫化汞的黑色;淋巴腺及唾液腺腫大。若不慎中毒時,應送醫院急救。急性中毒時,通常用碳粉或嘔吐劑徹底洗胃,或者食入蛋白(如1升牛奶加3個雞蛋清)或蓖麻油解毒并使之嘔吐。

13、化學試劑灑出、洩露的處理

1)盡量找出實驗室内所有可能發生化學試劑灑出事故的類型,并準備必要的裝備(處理裝備及個人保護設備)以應對小規模的灑出,學會怎樣安全清理小規模灑出。

2MSDS上會包含專門的灑出後清理信息。化學試劑灑出事故的清理隻能由經過訓練的、具有一定相關知識和經驗的人員完成。

3)如果灑出事故規模過大,超出掌控範圍,必須做好呼吸系統防護,如果對實驗者甚至公共安全造成威脅(如高毒性或高反應性化學試劑)灑出,請立即報警尋求援助。

4)小規模灑出事故的處理辦法:自行清理小規模的灑出事故,必須确保自己清楚地了解灑出的化合物的危險性,實驗室通風足夠(開窗,通風櫥正常運行),并且有合适的個人保護裝置(至少有手套、護目鏡和實驗服)。具體操作規程如下:首先應通知該區域的所有人有化學試劑灑出。增強該區域的通風(開窗,開通風櫥)。穿戴防護裝置,包括護目鏡,手套,長袖實驗服,不露腳趾的鞋。避免吸入灑出物的蒸氣。使用合适的工具中和并吸附無機酸或堿。收集所有殘留物,裝入容器,作為化學垃圾廢棄處理。最後用水清理灑出區域。處理完畢後,将所有灑出的化學試劑和清理時用到的用具(吸附劑、手套等)作為化學垃圾處理。

5)大規模灑出事故的處理辦法:如果有大量化學試劑灑出,則應照顧傷員或被化學試劑沾染人員,将其從受污染區域移開。通知實驗室内的無關人員撤離。如果灑出的試劑可燃,切斷點火裝置和熱源。将清理材料鋪灑在灑出物上以防其揮發。尋求專業應急人員幫助,通知實驗室管理人員。關門。讓實驗室内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人回答應急人員的問題。如果灑出物有燃燒或爆炸的風險(如大量乙醚、堿金屬、白磷灑出),要在初步處理後立即撤離。

6)汞灑出:不要使用市售的吸塵器清理。使用一次性吸管收集汞液滴。将硫磺粉或鋅粉灑在難以收集的小液滴上。将灑出物裝入标識好的容器,作為危險化學垃圾處理。

7)堿金屬灑出:用粉末的石墨、碳酸鉀、碳酸鈉或“Met-L-X”蓋住灑出物,并報警求助。

8)白磷灑出:用濕沙子或濕的不可燃吸收劑蓋住灑出物,并報警求助。

9)輻射安全事故處理:一旦發生放射源被盜、丢失、嚴重污染、超劑量照射或射線傷害等輻射安全事故,事故單位應立即根據事故的性質、嚴重程度和影響範圍等因素啟動本單位相應等級的事故應急預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的危害和影響,同時向設備處報告,由設備處向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報告。事故單位必須如實反映情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的調查和處理,記錄事故經過和處理情況并存檔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