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環境安全健康責任管理架構
本學院的實驗室安全健康體系由監管層、實施層、工作層組成。監管層負責監督和指導實驗室安全工作,實施層負責安全規章和制度的施行,包括實驗室負責人和實驗課的帶教教師等,工作層是指實驗工作的一線,包括所有做實驗的學生和老師。
A 監管層
組成:由學院主要領導、各個系所負責人組成學院級的EHS管理委員會
職責:1、定期召開會議,讨論學院實驗室安全健康問題
2、審議并決定學院EHS的相關文件和規章制度
3、部署全學院實驗室安全健康工作。
4、安排全學院的安全衛生定期檢查
5、監督全學院安全健康工作,督促違規實驗室整改,對違規事件做出處罰
B 實施層
組成:EHS工作小組、各個實驗室(課題組)負責人、實驗員、實驗教師
職責:
n EHS工作小組
1、協助EHS管理委員會制定EHS的各項文件和規章制度,做好資料收集和文件起草工作
2、根據EHS管理委員會指示,具體部署EHS的各項工作
3、負責組織定期的實驗室安全衛生檢查,并彙總結果上報
4、對違規事件和安全事故撰寫報告,提交EHS管理委員會審議
5、組織實驗室安全健康培訓
6、組織實驗室廢物報廢
n 實驗室(課題組)負責人
1、 對本實驗室的安全健康(EHS)總負責
2、 指定一位安全經驗豐富的人員(同組的教師,或實驗員,或高年級研究生)作為安全工作的副手,協助自己施行安全工作,并且在自己不在實驗室時負責實驗室安全事項。
3、 監督制定本實驗室的安全規劃,包括安全手冊、逃生指南等
4、 控制進入實驗室的人員,當有沒有經過安全培訓的人員進入實驗室時,要安排本實驗室的人員進行陪同,避免發生誤傷。
5、 對新人員進行必要的實驗室安全培訓,重點強調本實驗室特有的各種潛在安全危險,包括易燃易爆品、劇毒品、管制藥品、高傳染性緻病性生物樣品、輻射源等
6、 購置并安裝必要的足量的安全設施,如洗眼器、安全淋浴、滅火器、急救藥品
7、 為實驗室人員配置必要的防護用品,做到每人有一件實驗服、防護眼鏡的數量必須超過實驗人數的一半。如果進行高爆炸性,高危險性的實驗要為操作者配備防護面罩,和相關的防護服、防毒面具等
8、 對高危險性的實驗要親自進行監控,委派有經驗的實驗人員操作實驗或現場監督實驗的進行
9、 對高危險物品要親自掌控,如高燃爆性化學品、劇毒品、管制藥品、高傳染性緻病性生物樣品、輻射源,要按照相關規定妥善保管和使用
10、 要親自監控實驗室廢物的排放,對違規的廢物排放負責
n 實驗室工作人員
1、 協助實驗室(課題組)負責人制定實驗室安全計劃
2、 根據實驗室(課題組)負責人要求開展實驗室安全健康工作,包括安全設備購置,安裝
3、 監控實驗室安全,發現安全隐患及時向實驗室(課題組)負責人彙報。
4、 定期檢查實驗室安全設施,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n 實驗教師(指導本科實驗)
1、 詳細講解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
2、 實驗過程中要全程監控,發現安全問題及時處理
3、 發生安全事故時及時撲救,組織學生安全撤離
C 工作層
組成:教師、實驗員、研究生、本科生
職責:
n 教師、實驗員
1、 帶頭嚴格遵守實驗安全規定
2、 實驗時穿着實驗服
3、 要有豐富的安全經驗,平時多向學生和新教工傳授安全知識
4、 發生安全事故時,要意識到自己是最有安全經驗的人,及時組織撲救。
5、 當無法撲救時,組織學生撤離後,才能離開。
n 研究生
1、 要參加實驗室安全培訓後,才有資格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工作
2、 嚴格遵守實驗安全規定
3、 進行實驗時要穿戴實驗服,當有燃爆,劇毒等高危險實驗時要佩戴護目鏡、防護面罩等防護用具
4、 發生安全事故時,首先要想辦法撲救
5、 自己無法解決時,請報告老師或實驗員
6、 如果無法找到老師或實驗員,及時報警
n 本科生
1、 認真進行實驗預習,熟悉實驗步驟,避免實驗過程中慌亂。
2、 認真聽帶實驗教師講解,注意實驗安全。
3、 嚴格遵守實驗安全規定
4、 實驗時穿着實驗服
5、 按照要求佩戴護目鏡、面罩等防護用具
6、 進入科研實驗室做實驗前要參加安全培訓
D 參觀人員和未成年人
接待外單位參觀和高中生進入實驗室學習,都可以擴大我院的社會影響,但是帶來的安全問題我們也要重視,因此在這方面也做了一些規範。
n 參觀人員
1、經過學院主管部門批準後,方可進入實驗室
2、要在本學院人員的陪同下進入實驗室
3、注意安全警示标志
4、發生安全事故時請及時撤離
n 未成年人
1、 年齡超過15歲才可以進入實驗室工作,他的法定監護人必須同意其進入實驗室,并知曉存在的實驗安全風險
2、 進入實驗室必須有豐富安全經驗的人員陪同
3、 進入實驗室參加實驗活動,必須由學院主管部門同意,并指定一名教師負責該學生的實驗室安全。
4、 實驗室工作期間,必須要在一位訓練有素、知識淵博的教師的一直監督下才能進行實驗。
5、 禁止高中生和未成年人單獨在實驗室裡進行實驗,必須有至少一名教員或碩士研究生以上的人員陪同。
6、 發生安全事故時,未成年人不能參加撲救,要首先保證未成年人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