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集团1088vip實驗室安全隐患及事故報告制度

發布人:高級管理員

化學實驗室安全直接關系到廣大師生生命财産的安全和學院穩定,為消除安全事故隐患,提升學院突發事故處置能力,特制定本辦法。

一、化學實驗室安全事故的主要類型

(一)化學品中毒事故

有毒化學品通過呼吸道、皮膚和消化道進入人體而發生中毒。不論是水溶性的還是脂溶性的,如重金屬鹽、汞、鉛、苯胺類、硝基苯、硫化氫、一氧化碳等,不慎攝入人體即能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二)火災事故

1、實驗室内存放的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然物品、遇濕易燃物品等,容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

2、電線老化、私拉亂接、違章用電。

3、人為操作設備不當。

4、違章動用明火。

(三)爆炸事故

1、壓力容器、氣瓶、反應釜、鍋爐等因狀态、溫度、壓力等物理因素變化而引起爆炸。

2、有機過氧化物、高氯酸鹽、疊代物、三硝基甲苯等具有不穩定結構的化合物,在受震或受熱時,分解放出熱量引起可燃物自然而引起爆炸。

3、可燃氣體、易燃液體蒸汽或懸浮着的可燃粉塵,若達到爆炸濃度極限範圍,遇火源後燃燒,進而發生爆炸。

4、某些單獨存放相對穩定的化學品混放後,形成易爆混合物,如過氧化物與有機溶劑混放。

(四)割傷、燒傷、凍傷、電擊傷等外傷

1、割傷主要由玻璃儀器或玻璃管的破碎引發的。

2、化學燒傷是實驗室常見的事故,常見的緻傷物有強腐蝕性物質、強氧化劑、強還原劑,如濃酸、濃堿、氫氟酸、鈉、甲苯等。

3、實驗室常用冷卻劑為液氮和幹冰,實驗人員操作不當,因低溫引起皮膚凍傷。

4、使用電器設備不當容易造成觸電。

(五)安防事故

疏于管理、防範:貴重物品随意放置;實驗室或辦公室沒有值班制度;門禁系統沒有合理使用;沒有随手關好門窗。

二、實驗室安全事故的主要預防措施

1、根據國家、地方、學校相關安全法律法規,制定各類實驗室安全管理規定,落實責任制。

2、各實驗室有室内所有化學品台賬,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分類安全存放。易燃、易爆、劇毒等危險品執行“五雙”管理規定,要有使用記錄。

3、各類儀器設備均需制定詳細的操作規程;定期檢查設備情況,出現故障需及時維修;無維修價值的設備及時申請報廢。

4、氣瓶要按相關規定放置,保持室内通風,定期檢查氣瓶(特别是危險氣體鋼瓶)合格期限。

5、各類化學實驗開展前需做安全評估,并制定詳細的實驗操作規程。一般化學實驗盡量避免過夜反應,危險化學實驗禁止過夜反應。

6、實驗室應按相關規定安裝電氣設備及其線路,電氣設備配備足夠的用電功率,定期檢查電線老化情況。同時保持疏散通道暢通,不堆積雜物。

7、根據實驗室實際情況,做好各類事故的應急預案。

8、學院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實驗室安全檢查工作,發現安全隐患,責令限期整改。同時加強實驗室安全教育和培訓宣傳,提高師生的安全意識,重視安全工作。

9、貴重物品妥善放置;加強門禁系統管理及使用;注意關好門窗;看見言行可疑的人,要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内加強盤問檢查,做好安防預防。

三、化學實驗室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程序

(一)化學品中毒事故

1、發生急性中毒事故,應進行現場急救處理,根據化學品毒性特點、中毒途徑及中毒程度采取相應的措施,要立即将患者轉移至安全地帶,并設法清除其體内的毒物,如服用催吐劑或 “解毒劑”,減少毒物對人體的傷害,并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或送醫院急救,同時向醫院提供中毒原因等信息。

2、實驗室應立即向學院報告事故情況,學院經過了解、核實情況後,及時上報學校職能部門。

火災事故

實驗室一旦發生火災切不可驚慌失措,應保持鎮靜,正确判斷、正确處理。要做到會報火警、會使用消防設施撲救初期火災、會自救逃生。

1、火災初期,立即切斷電源或通知值班室(84442128)切斷電源,根據起火原因,使用正确的滅火設施和滅火方式滅火。若火勢較大,撥打南校園保衛處84111234“119”電話報警,同時上報學院和職能部門。在允許的情況下,移走附近易燃易爆物,采取措施制止火勢蔓延。

2、化學品火災的撲救應由專業消防隊來進行,其他人員不可盲目行動。

3、現場指揮人員應在第一時間有序地組織師生疏散撤離。救護應按照先人員,後物資,先重點,後一般的原則進行,搶救被困人員及貴重物資,要有計劃、有組織地疏散人員,注意自身安全,防止發生意外事故。

4、如有傷者,要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或及時送醫院救治。如學生受傷,要及時通知學院主管學生工作的領導。

5.配合消防部門調查事故原因,維持秩序。劃出警戒範圍,嚴禁其他車輛和無關人員進入着火現場,以免發生不必要的傷亡,同時也為火災撲滅後的起火原因調查提供有力證據。如果在火災調查人員未到之前火災已經撲滅,失火單位應當把了解的情況向他們介紹,并将火災現場保護工作移交給火災調查組,并配合開展調查。

(三)爆炸事故

發生爆炸時,立即卧倒或手抱頭部迅速蹲下,迅速就近找掩蔽體掩護。撥打南校園保衛處84111234“119”電話報警,等待消防員到達期間,要迅速判斷和查明再次發生爆炸的可能性和危險性,盡可能采取措施制止再次爆炸的發生。爆炸引起火災煙霧彌漫時,要做适當防護,盡量不要吸入煙塵,防止灼傷呼吸道;爆炸時會産生大量的毒氣,不要站在下風口,撲滅火災時要先打開門窗,最好佩戴防毒面具,防止中毒。現場指揮人員應迅速有序地組織師生疏散撤離,如有傷者,要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或及時送醫院救治,同時上報學院和學校職能部門。

(四)割傷、燒傷、凍傷、電擊傷等外傷

1、當被玻璃割傷、紮傷時,如為一般輕傷,首先取出碎玻璃,再用蒸餾水沖洗,然後塗上紅藥水或碘酒,再用創可貼或繃帶包紮。如為大傷口,先捆紮靠近傷口部位10cm處壓迫止血,防止大量出血,簡易包紮後送醫院處理。當玻璃等硬物進入眼睛,切勿用手揉搓,先用鑷子小心取出或大量水沖洗,送醫院救治。

2、燒傷

1)當化學品接觸皮膚後(常見的有酸、堿、磷等),應立即移離現場,迅速脫去被化學品沾染的衣褲、鞋襪。如為熱燙傷,先作局部冷清水沖淋或浸浴,以降低局部溫度;如為化學性燒傷,首先清洗皮膚上的化學品,再用大量水沖淋,一般要持續15分鐘以上,然後根據化學品性質及燒傷程度采取相應的措施。重傷者經初步處理後,急送醫院救治,同時上報學院和學校職能部門。

2)一旦化學品濺入眼睛,應立即沖洗眼睛,洗眼時要保持眼皮張開,可由他人幫助翻開眼睑,用大量細流清水沖洗眼睛15分鐘。經初步處理後,送醫院救治,同時上報學院和學校職能部門。

3、發生凍傷事故時,應盡快脫離現場環境,快速複溫。即迅速将凍傷部位放入38~40℃的溫水中浸泡20分鐘。若無溫水或凍傷部位不便浸水時,可用自身或救助者的溫暖體部,如腋下、腹部等,以達到複溫目的。

4、發生觸電事故時,救護人員急救的關鍵是切斷電源後救治觸電者。若一時不能切斷電源時,用絕緣性能好的物品(如幹木棍、竹竿、塑料制品等)撥開電源,或用幹燥的布帶、皮帶把觸電者從電線上拉開。觸電者脫離電源後,應視其神志是否清醒,神志清醒者,應使其就地躺平,嚴密觀察,暫時不要站立或走動;如神志不清,應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氣道通暢,5秒時間間隔呼叫傷員或輕拍其肩膀,以判定傷員是否意識喪失,同時撥打120急救,上報學院和學校職能部門。

(五)安防事故

對于被搶、被盜及被騙事故,應及時撥打110電話報警,同時上報相關單位和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