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處理
每一個從事感染性微生物工作的實驗室都應當制訂針對所操作微生物和動物危害的安全防護措施。在任何涉及處理或儲存危險度3級和4級微生物的實驗室(三級生物安全水平的防護實驗室和四級生物安全水平的最高防護實驗室),都必須有一份關于處理實驗室和動物設施意外事故的書面方案。國家和/或當地的衛生部門要參與制訂應急預案。在事故發生的時候采取優先自救、逐級上報的原則.
(一) 意外事故應對方案應當提供以下操作規範:
1.防備自然災害,如火災、洪水、地震和爆炸
2.生物危害的危險度評估
3.意外暴露的處理和清除污染
4.人員和動物從現場的緊急撤離
5.人員暴露和受傷的緊急醫療處理
6.暴露人員的醫療監護
7.暴露人員的臨床處理
8.流行病學調查
9.事故後的繼續操作。
(二) 在制定意外事故應對方案時應考慮以下幾方面問題:
1.高危險度等級微生物的鑒定
2.高危險區域的地點,如實驗室、儲藏室和動物房
3.明确處于危險的個體和人群
4.明确責任人員及其責任,如生物安全官員、安全人員、地方衛生部門、
臨床醫生、微生物學家、獸醫學家、流行病學家以及消防和警務部門
5.列出能接受暴露或感染人員進行治療和隔離的單位
6.暴露或感染人員的轉移
7.列出免疫血清、疫苗、藥品、特殊儀器和物資的來源
8.應急裝備的供應,如防護服、消毒劑、化學和生物學的溢出處理盒、清除污染的器材物品。
(三) 微生物實驗室應急預案
1 刺傷,切割傷或擦傷
受傷人員應當脫下防護服,清洗雙手和受傷部位,使用适當的皮膚消毒劑,必
要時進行醫學處理。要記錄受傷原因和相關的微生物,并應保留完整适當的醫
療記錄。
2 潛在感染性物質的食入
應脫下受害人的防護服并進行醫學處理。要報告食入材料的鑒定和事故發生的
細節,并保留完整适當的醫療記錄。
3 潛在危害性氣溶膠的釋放(在生物安全櫃以外)
所有人員必須立即撤離相關區域,任何暴露人員都應接受醫學咨詢。應當立即通知實驗室負責人和生物安全官員。為了使氣溶膠排出和使較大的粒子沉降,在一定時間内(例如1h内)嚴禁人員入内。如果實驗室沒有中央通風系統,則應推遲進入實驗室(例如24 h)。 應張貼“禁止進入”的标志。過了相應時間後,在生物安全官員的指導下來清除污染。應穿戴适當的防護服和呼吸保護裝備。
4 容器破碎及感染性物質的溢出
應當立即用布或紙巾覆蓋受感染性物質污染或受感染性物質溢灑的破碎物品。然後在上面倒上消毒劑,并使其作用适當時間。然後将布、紙巾以及破碎物品清理掉;玻璃碎片應用鑷子清理。煞後再用消毒劑擦拭污染區域。如果用簸箕清理破碎物,應當對他們進行高壓滅菌或放在有效的消毒液内浸泡。用于清理的布、紙巾和抹布等應當放在盛放污染性廢棄物的容器内。在所有這些操作過程中都應戴手套。
如果實驗表格或其他打印或手寫材料被污染,應将這些信息複制,并将原件置于盛放污染性廢棄物的容器内。
5 未裝可封閉離心桶的離心機内盛有潛在感染性物質的離心管發生破裂
如果機器正在運行時發生破裂或懷疑發生破裂,應關閉機器電源,讓機器密閉(例如30 min)使氣溶膠沉積。如果機器停止後發現破裂,應立即将蓋子蓋上,并密閉(例如30 min)。發生這兩種情況時都應通知生物安全官員。
随後的所有操作都應戴結實的手套(如厚橡膠手套),必要時可在外面戴适當的一次性手套。當清理玻璃碎片時應當使用鑷子,或用鑷子夾着的棉花來進行。
所有破碎的離心管、玻璃碎片、離心桶、十字軸和轉子都應放在無腐蝕性的、已知對相關微生物具有殺滅活性的消毒劑内(見第14章)。未破損的帶蓋離心管應放在另一個有消毒劑的容器中,然後回收。
離心機内腔應用适當濃度的同種消毒劑擦拭,并再次擦拭,然後用水沖洗
并幹燥。清理時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應按感染性廢棄物處理。
6 在可封閉的離心桶(安全杯)内離心管發生破裂
所有密封離心桶都應在生物安全櫃内裝卸。如果懷疑在安全杯内發生破損,應該松開安全杯蓋子并将離心桶高壓滅菌。另一種方法是,安全杯可以采用化學消毒。
7 火災和自然災害
在制定的應急預案中應包括消防人員和其他服務人員。應事先告知他們哪些房間有潛在的感染性物質。要安排這些人員參觀實驗室,讓他們熟悉實驗室的布局和設備,這都是十分有益的。
發生自然災害時,應就實驗室建築内部/或附近建築物的潛在危險向當地或國家緊急救助人員提出警告。隻有在受過訓練的實驗室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他們才能進入這些地區。感染性物質應收集在防漏的盒子内或結實的一次性袋子中。
由生物安全人員依據當地的規定決定繼續利用或是最終丢棄。
8 緊急救助
在設施内應顯著張貼以下電話号碼及地址:
1.研究所和實驗室本身的電話及地址(打電話者或呼叫的服務人員可能不知道詳細地址或位置)
2.研究所所長或實驗室主任
3.實驗室主管
4.生物安全官員
5.消防隊
6.醫院/急救機構/醫務人員(如果可能,提供各個診所、科室和/或醫務人員的名稱)
7.警察
8.醫學官員
9.負責的技術員
10. 水、氣和電的維修部門
9 急救裝備
必須配備以下緊急裝備:
1.急救箱,包括常用的和特殊的解毒劑
2.合适的滅火器和滅火毯
建議配備以下設備,但可根據具體情況有所不同:
1.全套防護服(連體防護服、手套和頭套一用于涉及危險度3級和4級微生物的事故)
2.帶有能有效防護化學物質和顆粒的濾毒罐的全面罩式防毒面具
3.房間消毒設備,如噴霧器和甲醛熏蒸器
4.擔架
5.工具,如錘子、斧子、扳手、螺絲刀、梯子和繩子
6.劃分危險區域界限的器材和警告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