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的配置和管理

發布人:網站管理員

1、一級生物防護實驗室的配置(BSL-1

  一級生物安全水平是實驗室操作、安全設備和設施适應于從事具明确生物特征的、已知在健康成人中不引起疾病的、活的微生物菌(毒)株研究的生物安全防護永平。适用于教學用實驗室,适用于我國第四類危害的微生物(見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BST-3BSTBio-safety table的縮寫,下同)。然而,許多通常與人類疾病不相關的病原微生物是條件緻病性的,在特定情況下,可以在兒童、老年人、免疫缺陷的和免疫抑制的個體中引起感染。對于在體内已經繁殖多代的疫苗株不要簡單地認為是無毒的。一級生物安全防護水平不需要特殊的一級和二級屏障,除需要洗手池外,依靠标準的微生物操作即可獲得基本的防護水平。

 A 設施要求

  在實驗室設計時,應特别關注能夠造成實驗室生物危害的主要因素,包括:氣溶膠的形成;處理大容量和/或高濃度微生物;人員過多或設備過多;齧齒動物和節肢動物大量孳生;未經允許人員進入實驗室:工作流程中使用一些特殊的樣品和試劑。

  BSL-1實驗室的設計和設施方面應滿足以下要求:

  (1)應為安全運行以及清潔和維護提供充足的空間。

  (2)實驗室的牆壁、天花闆和地闆應當是光滑、易清潔、不滲水以及耐化學品和消毒劑的腐蝕。地闆應當是防滑的,同時應盡可能地避免管線暴露在外。

  (3)實驗台應當密封于牆上,不滲水,可耐消毒劑、酸、堿、有機溶液的腐蝕,并能适度耐熱。

  (4)在實驗室内進行操作時應保證照明,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閃光。

  (5)實驗室内的設備應當擺放穩定,在實驗台和其他設備之間及其下面要保證有寬敞的空間以備清洗。

  (6)應當有足夠的存儲空間來擺放物品以方便使用,從而預防在實驗台和走廊内造成混亂。最好在實驗室工作區域外提供其他長期使用的存儲空間。

  (7)應當為安全地操作及儲存溶劑、放射性物質、壓縮氣體和液化氣提供足夠的空間和設備。

  (8)在實驗室的工作區域外應當有存放外衣和私人物品的設備。

  (9)每個實驗室都應該有洗手池,洗手池最好安裝在出口處。

  (10)實驗室的窗子和門入口處應安裝防媒介昆蟲和齧齒動物的紗窗和擋闆。

 B 環境參數:

  <1>相對于實驗室外部,其内部保持負壓。實驗間(污染區)的相對壓力以(40±5)Pa為宜,半污染區與實驗間之間的緩沖間的相對壓力為30Pa,半污染區的相對壓力以(20±5)Pa為宜,清潔區與半污染區之間的緩沖間的相對壓力為10Pa,清潔區為室外大氣壓;

  <2>實驗室内的溫度以人體舒适範圍為宜,相對濕度以不超過70%為宜,或根據工藝要求而定;

  <3>實驗室内的空氣潔淨度以1萬~10萬級為宜;

  <4>實驗室人工照明應均勻,不炫目,不反光,工作照度不高于500lx;

  <5>實驗室内噪聲不超過65dB

  (6)其他:

  <1>實驗台表面應防水,耐腐蝕、耐熱;

  <2>實驗室中的家具應牢固。為便于清潔,各種家具和設備之間應保持一定距離。應用專門放置生物廢物容器的台(架)。家具和設備的邊角和突出部位應圓滑、無毛刺;

  <3>所需真空泵應放在實驗室内。真空管線必須裝置在線高效過濾裝置。真空泵工作時,不能影響室内負壓的有效梯度;

  <4>壓縮空氣鋼瓶等應放在實驗室外。穿過圍護結構的管道與圍擴結構之間必須有效密封。氣體管線必須安裝在線型高效過濾裝置和防回流裝置内。工作時不能影響室内負壓的有效梯度;

  <5>實驗室安全出口應有長效發光指示标志。

 C 設備要求

  BSL-1實驗室對高壓滅菌器、離心機安全罩沒有要求,生物安全櫃要求I型生物安全櫃。

 D 個人防護

  個人防護的内容包括防護用品和防護操作程序。實驗室所有人員必須經過個人防護的必要培訓,考核合格獲得相應資質,熟悉所從事工作的風險和實驗室特殊要求後方可進入實驗室工作。實驗室應按照分區實施相應等級的個人防護。實驗室操作必須嚴格遵守個人防護原則。工作人員進入BSL-1實驗室應穿工作服,實驗操作時應戴手套,必要時佩戴防護眼鏡。離開實驗室時,工作服必須脫下并留在實驗區内。不得穿工作服進入辦公區等清潔區域。用過的工作服應定期消毒。

 

2、二級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 (BSL-2) 的配置

·  二級生物安全防護水平是實驗室的操作、安全設備和設施适用于操作我國的第三類(少量二類)危害的緻病微生物(見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 BST-3)。二級生物安全防護水平适合從未知病原的人身上取血、體液和組織。接觸這些緻病微生物的工作人員的主要危害是與感染性材料的偶然的皮膚或粘膜破損、或吞食感染性食物。必須強調對污染的針頭或利器的使用要非常謹慎。對未知的可通過氣溶膠途徑傳播的微生物、具有可以增加工作人員暴露的可能氣溶膠或高度飛濺物的危險。二級生物安全防護水平微生物操作必需在一級生物安全防護水平的基礎之上,增加生物安全櫃、高壓火菌器、安全離心機罩帽、防濺罩或面罩等。

 A 設施要求

  BSL-2實驗室的設計和設施方面應在滿足BSL-1實驗室設施的基礎上,增加以下内容:

  (1)實驗室的門應能夠自動關閉,有可視窗。

  (2)有适當的火災報警器。

  (3)實驗室不需特殊的通風設備。但在計劃安裝新的設備時,應當考慮要設置通風系統,使空氣向内流動而不發生循環。如果沒有通風系統,那麼實驗室窗戶應當能夠打開,同時要安裝防蟲的紗窗。

  (4)應有可靠的動物保證和應急照明設施。

 B 環境參數與一級生物防護實驗室的環境參數要求相同.

 C 設備要求

  (1)生物安全櫃

  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合适的II級生物安全櫃。生物安全櫃應安裝在BSL-2實驗室内氣流流動小,人員走動少,離門和中央空調送風口較遠的地方。生物安全櫃的周圍應有一定的空間,與牆壁至少保持30cm的距離,便于清潔環境衛生。

  (2)高壓滅菌器

  高壓滅菌器應選擇立式或台式不排氣(産生的蒸汽被回收)的,放置在BSL-2實驗室内,或門外。

  (3)心機安全罩

  不需要離心機安全罩。

  (4)洗眼器

  應根據實驗活動内容,确定是否需要安裝洗眼器。如果需要洗眼器,則應安裝在BSL-2實驗室内靠近出口的地方。

 D 個人防護

  BSL-2除符合BSL-1的要求外,還應該符合下列要求:

  進入實驗室時,應在工作服外加罩衫或穿防護服,戴帽子、口罩。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當微生物的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櫃内進行,而必須采取外部操作時,為防止感染性材料濺出或霧化危害,必須使用面部保護裝置(如:護目鏡、面罩、個體呼吸保護用品或其他防濺出保護設備)。

 

3、三級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BSL-3)的配置

  三級生物安全防護水平是指實驗室的操作、安全設備和設施适用于操作我國第二類(個别第一類)病原微生物(見第三章表BST-3)。這些緻病微生物對工作人員的主要危害是與自身接種(自傷)、吞服和暴露于感染性氣溶膠。三級生物安全防護水平有嚴格的一級防護屏障和二級防護屏障的要求,以防止相鄰區域的工作員、社會和環境暴露于可能的感染性氣溶膠。所有實驗室操作應該在生物安全櫃或其它密閉容器中進行,諸如氣密型氣溶膠發生櫃。這一水平的二級屏障包括實驗室的控制入口和為減少感染性氣溶膠從實驗室釋放的特殊通風系統。

 A 設施要求

  BSL-3實驗室設施除滿足BSL-1BSL-2實驗室設施的要求外,在平面布局、送排風系統等方面有其衆多特殊設計,其主要設計原理是圍場效應。主要有以下特征:

  (1)選址:

  BSL-3實驗室對實驗室所在環境沒有要求,可與其他用途房屋設在一棟建築物中,但必須自成隔離區。

  (2)平面布局:

  <1>BSL-3實驗室包括實驗室的實驗間(核心區)、半污染區和清潔區,以及各區之間相連的緩沖間,緩沖間的門應能自動關閉并互鎖;

  <2>在半污染區應設供緊急撤離使用的安全門;

  <3>人員必須經過緩沖間進入實驗室;

  <4>隔離區或隔離門入口處應采用防止節肢動物和齧齒動物進入的設計;

  <5>級或III級生物安櫃的安裝位置應遠離實驗間入口,避開工作人員頻繁走動的區域,且有利于形成氣流由清潔區域流向污染區域的單向氣流流型。

  (3)圍護結構:

  <1>實驗室(含緩沖間)圍護結構内表面必須光滑、耐腐蝕、防水,以易于消毒清潔。所有縫隙必須可靠密封:

  <2>實驗室内所有的門均能自動關閉:

  <3>地面應無滲漏,光潔但不滑;不使用地磚和水磨石等有縫隙地面;

  <4>天花闆、地闆、牆間的交角均為圓弧形且可靠密封,施工時應防止昆蟲和老鼠鑽進牆腳

  (4)通風空調:

  <1>必須安裝獨立的通風空調系統以控制實驗室氣流方向和壓力梯度。該系統必須确保實驗室使用時,室内空氣除通過排風管道高效過濾排出外,不得從實驗室的其他部位或縫隙排向室外:同時确保實驗室内的氣流由清潔區域流向污染區域;

  <2>進風口和排風口的布局應該是對角分布,上送下排,矢流方向較為合适,應使實驗室的死空間降低到最小程度;

  <3>通風空調系統為直向型,不得采用回風系統;

  <4>由生物安全櫃排出的經内部高效過濾的空氣可通過系統的排風管直接排至大氣。應确保生物安全櫃與排風系統的壓力平衡;

  <5>實驗室的進風應經初、中、高效三級過濾,保證實驗間的靜态潔淨度為萬級,半污染區為10萬級;

  <6>實驗室的排風必須高效過濾或加其他方法處理後直接向空中排放。該排風口應遠離系統進口位置;

  <7>進風和排風高效空氣過濾器必須安裝在實驗室進風管道的末端和排風管道的茼端,以免污染風道;

  <8>高效空氣過濾器的安裝必須牢固;

  <9>實驗室的通風系統中,在進風和排風總管處應安裝氣密型密閉閥,必要時可完全關閉以進行室内化學熏蒸消毒;

  <10>實驗室的通風系統中使用的所有部件必須為氣密型。所使用的高效空氣過濾器不得為木框架和紙隔闆結構.

  <11>應安裝風機啟動自動聯鎖裝置,确保實驗室啟動時先開排風機後開送風機。關閉時先關送風機後關排風機:

  <12>在污染區和半污染區内不應另外安裝分體空調、暖氣和電風扇等。

 B 環境參數與一級生物防護實驗室的環境參數要求相同.

 C 設備要求

  (1)生物安全櫃

  BSL-3實驗室必須安裝和使用生物安全櫃,應根據病原微生物試驗活動的内容的不同,選擇不同型别的生物安全櫃。各級生物安全櫃的性能及選用原則見第九章BST-2022和附錄4

  (2)高壓滅菌器

  在BSL-3實驗室的半污染區和清潔區之間,宜安裝雙扉生物安全型高壓滅菌器,即高壓滅菌器跨牆安裝,雙門互鎖結構,且對高壓産生的蒸汽具有回收再高壓的性能。高壓滅菌器的安裝,必須确保高壓滅菌器與牆體之間的密封,不能有一點洩漏。污染區内應設置不排蒸汽的高壓蒸汽滅菌器或其他消毒裝置。

  (3)離心機安仝罩

  是否需要離心機安全罩,取決于離心機的類型。如果是傳統型的離心機,最好安裝離心機安全罩:如果離心機是新式生物安全型的,即負壓離心機或有離心杯帽的離心機,則不需要離心機安全罩。離心機和安全罩宜靠近排風口。

  (4)洗手裝置

  應在污染區和半污染區出口處設洗手裝置。洗手裝置的供水應為非手動開關。供水管應安裝防回流裝置。不得在實驗室内安設地漏。下水道應與建築物的下水管線完全隔離,且有明顯标識。下水應直接通往獨立的液體消毒系統集中收集,經有效消毒後處置。

 D、個人防護

  BSL-3實驗室的個人防護除符合BSL-2的要求外,還應該符合下列要求:

  (A)工作人員在進入實驗室時必須使用個體防護裝備,包括兩層防護服、兩層手套、生物安全專業防護口罩(不應使用醫用外科口罩等),必要時佩戴眼罩、呼吸保護裝置等。工作完畢必須脫下工作服,不得穿工作服離開實驗室。可再次使用的工作服必須先消毒後清洗;

  (B)在實驗室中必須配備有效的消毒劑、眼部清洗劑和生理鹽水,且易于取用。實驗室區域内應配備應急藥品。

 

4、生物實驗室安全操作規程

 A.  BSL-1BSL-2實驗室

  (1)實驗室的進入

  實驗室負責人應限制人員進入實驗室。未經批準,任何人不得進入實驗室工作區域。兒童不得進入實驗室工作區域。對可以增加獲得性感染的危險性或感染後可能引起嚴得後果的人員不允許進入實驗室或動物房;

  BSL-2實驗室門上應标有國際通用的生物危害警告标志(見BSF-1BSFBio-safety figure的縮寫,下同),包括通用的生物危險性标志,标明傳染因子、實驗室負責人或其他人姓名、電話以及進入實驗室的特殊要求;

  實驗室的門應保持關閉;

  工作人員進入動物房應當經過特别批準;

  與實驗室工作無關的動物不得帶入實驗室。

  (2)工作人員的防護要求

  在實驗室工作時,必須穿着合适的工作服或防護服;

  工作人員在進行可能接觸到血液、體液以及其他具有潛在感染性的材料或感染性動物的操作時,應戴上合适的手套。手套用完後,應先消毒再摘除,随後必須洗手;

  在處理完感染性實驗材料和動物後,以及在離開實驗室工作區域前,都必須洗手;

  為了防止眼睛或面部受到噴濺物的污染、碰撞或人工紫外線輻射的傷害,必須戴合适的安全眼鏡、面罩(面具)或其他防護設備;

  嚴禁穿着實驗室防護服離開實驗室工作區域;

  不得在實驗室内穿露腳趾的鞋;

  ⑦禁止在實驗室工作區域進食、飲水、吸煙、化妝和處理角膜接觸鏡;

  禁止在實驗室工作區域儲存食品和飲料;

  在實驗室内用過的防護服不得和日常服裝放在同一櫃子内。

  (3)有關操作的指導原則

  嚴禁用口吸移液管,嚴禁将實驗材料置于口内。嚴禁舔标簽;

  所有的實驗操作要按盡量減少氣溶膠和微小液滴形成的方式來進行;

  應限制使用注射針頭和注射器。除了進行腔道外注射或抽取實驗動物體液外,注射針頭和注射器不能用于移液或用作其他用途;

  實驗室應制訂并執行處理溢出物的标準操作程序。出現溢出、事故以及明顯或可能暴露于感染性物質時,必須向實驗室負責人報告。實驗室應如實記錄有關暴露和處理的情況,保存相關記錄;

  污染的液體在排入到生活污水管道以前必須清除污染。根據所處理的微生物因子的危險度評估結果準備專門的污水處理系統;

  隻有保證在實驗室内沒有受到污染的文件紙張才能帶出實驗室。

  (4)實驗室工作區的管理原則

  實驗室應保持清潔整齊,嚴禁擺放與實驗無關的物品;

  每天工作結束後應清除工作台面的污染。若發生具有潛在危害性的材料溢出應立即清除污染;

  所有受到污染的材料、标本和培養物在廢棄或清潔再利用之前,必須先清除污染;

  感染性材料的包裝和運輸應遵循國家和/或國際的相關規定;

  如果窗戶可以打開,則應安裝防止節肢動物進入的紗窗。

  (5)生物安全管理的指導原則

  實驗室負責人負責制訂和采用生物安全管理計劃以及實驗室安全或/和操作手冊;

  實驗室應當能提供常規的實驗室安全培訓,并建立培訓制度;

  ③實驗室負責人(或生物安全負責人)要将生物安全實驗室的特珠危害告知實驗室人員,同時要求他們閱讀生物安全/或操作手冊。所有實驗室人員必須經過培訓,了解所從事工作的危險、掌握有關的管理規定和操作程序,通過考核後方可從事相關實驗室工作;

  應當制訂節肢動物和齧齒動物的控制方案;

  如有必要,應為所有實驗室人員提供适宜的醫學評估、監測和治療并建立健康檔案。實驗室人員應接受與所操作生物因子或實驗室内潛在的生物因子相關的免疫接種或檢測。

 B.  BSL-3實驗室

  除下列原則以外,BSL-3實驗室其餘的運行規範與BSL-1BSL-2實驗室相同:

  (1) SL-3實驗室的設立和使用必須符合《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04

  年第424号國務院令)的有關規定。

  (2)張貼在實驗室入口門上的國際生物危害警告标志(見BSF-1)應注明生物安全級别以及管理實驗室出入的負責人姓名,并說明進入該區域的所有特殊條件,如免疫接種狀況等。

  (3)實驗室防護服應為長袖、背面開口的隔離衣或連體衣,應穿着鞋套或專用鞋。實驗室防護服不能在實驗室外穿着,且必須在清除污染後再清洗。最好使用一次性連體防護服。

  (4)開啟各種潛在感染性物質的操作均必須在生物安全櫃或其他類似的防護設施中進行。

  (5)有些實驗室操作,或在進行感染了某些病原微生物的動物操作時,必須配備呼吸裝備。

  (6)實行雙人工作制,嚴禁任何人單獨在實驗室内工作。

  (7)實驗記錄未經可靠消毒不得帶出實驗室。為保證安全,通常使用傳真進行原始記錄的傳輸。

  (8)工作人員應開展健康監測。在開始工作前應收集并妥善保存工作人員的基線血清。

 BST-1  個人防護裝備的用途

裝備

避免的危害

安全性特征

實驗服、隔離衣、連體衣

污染衣服裝外

無紡布材料背面開口,罩在日常服裝外

塑料圍裙

污染衣服

防水

鞋、鞋/靴套

碰撞和污染鞋襪

防水,遮蓋鞋襪和褲腿下部

安全鏡

碰撞和噴濺

防碰撞鏡片(必須有視力矯正),側面有護罩

護目鏡

碰撞和噴濺

罩住整個面部發生意外時易于取下

防毒面具

吸入氣溶膠   

一次性使用、半罩式、全罩式空氣淨化;全罩式動力空氣淨化;生命支持系統正壓防護服

手套

直接接觸生物危害物質劃破

微生物學認可的一次性乳膠、乙烯樹脂和聚腈類材料保護手網孔結構

帽子

污染頭發

無紡布材料,防水,保護頭部、頭發

耳塞

聽力損害

防噪音

 

    

 

授權人員方可進入

生物安全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責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緊急聯系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天電話__________家庭電話______­___

必須得到上述責任人的授權方可進入

BSF-1 張貼于實驗室門的生物危害警示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