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危機事故的處置
(一)潛在危害性氣溶膠的釋放(在生物安全櫃以外)
所有人員必須立即撤離相關區域,任何暴露人員都應接受醫學咨詢。應當立即通知實驗室負責人和生物安全官員。為了使氣溶膠排出和使較大的粒子沉降,在一定時間内(例如1h内)嚴禁人員入内。如果實驗室沒有中央通風系統,則應推遲進入實驗室(例如24 h)。 應張貼“禁止進入”的标志。過了相應時間後,在生物安全官員的指導下來清除污染。應穿戴适當的防護服和呼吸保護裝備。
(二)容器破碎及感染性物質的溢出
應當立即用布或紙巾覆蓋受感染性物質污染或受感染性物質溢灑的破碎物品。然後在上面倒上消毒劑,并使其作用适當時間。然後将布、紙巾以及破碎物品清理掉;玻璃碎片應用鑷子清理。煞後再用消毒劑擦拭污染區域。如果用簸箕清理破碎物,應當對他們進行高壓滅菌或放在有效的消毒液内浸泡。用于清理的布、紙巾和抹布等應當放在盛放污染性廢棄物的容器内。在所有這些操作過程中都應戴手套。
如果實驗表格或其他打印或手寫材料被污染,應将這些信息複制,并将原件置于盛放污染性廢棄物的容器内。
(三)未裝可封閉離心桶的離心機内盛有潛在感染性物質的離心管發生破裂
如果機器正在運行時發生破裂或懷疑發生破裂,應關閉機器電源,讓機器密閉(例如30 min)使氣溶膠沉積。如果機器停止後發現破裂,應立即将蓋子蓋上,并密閉(例如30 min)。發生這兩種情況時都應通知生物安全官員。
随後的所有操作都應戴結實的手套(如厚橡膠手套),必要時可在外面戴适當的一次性手套。當清理玻璃碎片時應當使用鑷子,或用鑷子夾着的棉花來進行。
所有破碎的離心管、玻璃碎片、離心桶、十字軸和轉子都應放在無腐蝕性的、已知對相關微生物具有殺滅活性的消毒劑内(見第14章)。未破損的帶蓋離心管應放在另一個有消毒劑的容器中,然後回收。
離心機内腔應用适當濃度的同種消毒劑擦拭,并再次擦拭,然後用水沖洗
并幹燥。清理時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應按感染性廢棄物處理。
(四)在可封閉的離心桶(安全杯)内離心管發生破裂
所有密封離心桶都應在生物安全櫃内裝卸。如果懷疑在安全杯内發生破損,應該松開安全杯蓋子并将離心桶高壓滅菌。另一種方法是,安全杯可以采用化學消毒。
(五)潛在感染性物質的食入
記錄服食的傳染物質名稱種類,适當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