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廢棄物處理

發布人:網站管理員

輻射廢棄物的處理與輻射操作的安全防護同等重要。過量輻射廢棄物的違規處理将對個人和環境造成緻命的污染。輻射廢棄物無論何時均不允許與公共垃圾或任何非輻射廢棄物放置在一起。

6.1  水道處理

EHS辦公室僅允許痕量輻射材料通過下水道直接排放。這需要EHS辦公室的特殊授權。各實驗室應提前向EHS辦公室提出申請,獲得批準後應記錄每次丢棄的輻射材料信息,包括輻射核素,總量,化學或物理組成,日期和時間,相關信息必須制成文件并保存。

6.2  輻射廢棄物的包裝與分離

各實驗室應準備輻射廢棄物的專用回收容器。每一個容器都應配有輻射廢棄物處置記錄。常規容器主要有三種,包括帶标記的裝幹燥廢棄物的紙闆箱,裝液體廢棄物的4 L的玻璃瓶,還有50 L100 L的裝小試劑瓶的大桶。

所有廢棄物應通過半衰期進行分類:

1)短期的即半衰期小于或等于165天;

2)長期的即半衰期大于或等于165天。

輻射廢棄物1)生物物質和動物殘骸;

2)幹燥固體;

3)液體;

4)閃爍瓶;

5)輻射源瓶;

6)混合廢棄物;

7)鑄型容器。

處理廢棄物,應按以下要求操作:

1)生物廢棄物

a.根據物質半衰期種類分離廢棄物。(短期的物質半衰期小于等于165天,長期的物質大于等于165天);

b.把廢棄物放入一個容易識别的塑料袋,然後放入專用冷凍櫃中;

c.每一個袋子都必須貼上一個标有輻射物質的标簽,列出操作人的名字,輻射元素,涉及的實驗以及日期;

d.從輻射廢棄物對應的編号必須用油性筆直接寫在塑料袋上。

2)幹燥廢棄物

a.根據半衰期的種類分離廢棄物

b.不應混入液體,應以鉛容器,閃爍容器瓶或者有機溶劑保存或溶解;

c.鋒利的物體在放入幹燥廢棄物箱前應先放入一個硬壁的塑料袋或者紙闆容器中;

d.有感染性的幹燥廢棄物在放入輻射廢棄物容器前應經過高溫消毒;

e.裝有短周期輻射元素的輻射源瓶在移除過任何鉛屏蔽材料後應放入短半衰期的幹燥廢棄物盒子中。如果瓶中的物質能産生我們無法接受的輻射水平(在距離盒子2.5厘米内超過2毫雷姆/小時),就應把原料瓶放入幹燥廢棄物盒子;

f.用于放置長半衰期的輻射材料的空輻射源瓶可放置在長半衰期幹燥容器裡。幾毫升的殘餘溶液可在用海綿吸收後放入幹燥的廢棄物容器。這個措施隻适用于容量少于10毫居裡的放射源瓶。

g.盡量減少玻璃和金屬的使用以減少此類垃圾的總量。

h.為使試劑報廢回收時方便的處理此類廢棄物,箱子應:

将密封好的箱子倒置;

合攏紙箱底部(不要交叉放置);

在底部加固包裝膠帶;

翻轉箱子位于正立位置;

 應以塑料袋放置在箱子裡,折疊撐袋鋪蓋在箱子内部。

i.在報廢回收之前,這個箱子必須用膠帶密封,并用膠帶把輻射廢棄物處置記錄粘在箱子頂部。

3)液體廢棄物

a.瓶子應附上空白的黃色标簽,在添加廢棄物前應在标簽中填寫操作者的名字、輻射廢棄物處置記錄對應的編号數字、輻射核素等信息,當瓶子裝滿并測定衰變活性後,标簽也必須包含活性及測量的時間;

b.根據半衰期分類隔離廢棄物;

c.不要混合可生物降解物質和不可生物降解物質;

d.不允許含有固體成分,例如過濾器、吸管、攪拌棒、凝膠劑和試劑瓶等;

e.應優先使用四升的瓶子;

f.使用玻璃瓶必須準備二級安全防護(橡膠安全桶或者塑料容器);

g.留下至少10%的頂部空間;

h.化學組分,包括水和閃爍溶劑的名稱,以及他們的百分比必須被列在輻射廢棄物處置記錄上;

i.回收前應清理外部污染。

4)閃爍瓶

a. 應使用襯墊;

b. 應根據半衰期分類;

c. 閃爍瓶必須豎直放置并包裝在透明塑料袋内,每個塑料袋不應超過一百個閃爍瓶;

d. 根據閃爍溶劑的種類分離藥瓶,包括可生物降解的、無害的、不可生物降解的和易燃的;

e.化學組分或者閃爍溶劑的名稱必須列在輻射廢棄物處置記錄上;

f.不允許含有幹燥的藥瓶、試管、幹燥廢棄物或者非閃爍液體;

g.閃爍瓶在存儲和廢棄物處理過程中必須旋緊瓶蓋以避免洩露。

5)輻射源瓶

a.裝有短半衰期輻射核素的輻射源瓶可放置在短半衰期幹燥廢棄物箱子中。一旦可能産生過量的輻射,則不應放置在短半衰期幹燥廢棄物箱子中(以距離盒子2.5厘米處輻射強度是否大于2毫雷姆/小時為标準。)

b. 用來裝長半衰期輻射核素的輻射源瓶應該放置在長半衰期幹燥廢棄物中。幾毫升以内的剩餘液體可以用墊布或者毛巾将其吸收幹淨并且倒入幹燥的垃圾容器。但僅适用于裝有少于10毫居裡的輻射源瓶。否則,剩餘的液體必須注入到合适的廢液容器内。

c. 如需處理多于10毫居裡的長半衰期輻射源或輻射強度大于2毫雷姆/小時的短半衰期輻射源應向EHS辦公室報備并聯系試劑報廢回收公司。

6)混合廢棄物

如果擁有危險性廢棄物的性質特征的液體和閃爍瓶則應更嚴格的處理。上述的性質特征包括可燃性(燃點低于60攝氏度)和腐蝕性(pH小于2或者大于12.5)。

a.所有裝有混合廢棄物的容器必須貼上标簽或者做上标記,标明危險廢棄物

b.所有裝有混合廢棄物的容器除有其他廢棄物需添加進去或者将廢棄物移到其他的容器中以外均需必須保持密封狀态。

7)鑄型容器

鉛鑄型容器或者其他含鉛材料禁止被放置在有輻射的廢棄物容器中。鉛應該收集并再次回收利用。

6.3  輻射廢棄物處置記錄

授權用戶應按照EHS辦公室的要求提供完整的輻射廢棄物處置記錄,包括輻射材料的來源及編号、使用過程、廢棄物中的化學成分、輻射物質含量、衰變程度等等。輻射廢棄物處置記錄需上交EHS辦公室以便審核并組織回收。

6.4  輻射廢棄物處理

EHS辦公室每月會組織輻射廢棄物回收。授權用戶應提供以下信息:

1)      操作人或經手人的名字;

2)      實驗室的準确地址及房号;

3)      聯系電話;

4) 廢棄物的種類(生物的,幹燥的,液體的,閃爍瓶,輻射源瓶等)。

6.5  輻射廢棄物處理準備工作

在廢棄物回收前,應再次檢查以确保以下事項已經完成:

1)幹燥廢棄物

a. 襯墊密封

b. 輻射廢棄物處置記錄貼在盒子上

2)生物廢棄物

a. 使用透明塑料袋密封

b. 保存于低溫下

c. 貼上能較長時間保存的标簽

d. 列出廢棄物的重量

e. 列出可能的放射量

f. 完成輻射廢棄物處置報告

3)閃爍瓶

a. 襯墊密封

b. 确保蓋子向上

c. 列出化學組成

d. 完成輻射廢棄物處置報告

4)液體

a. 蓋好蓋子

b. 瓶子上部應保留10%的空間

c. 完成輻射廢棄物處置報告及黃色警示标簽

6.6  實驗室輻射廢棄物規程

涉及輻射材料的各實驗室應張貼輻射源安全規程,描述實驗室安全負責人的所有輻射安全的責任,以及輻射廢棄物回收之前的處理。應優先使用标準輻射廢棄物容器。實驗室安全衛生标識應放在每一個輻射廢棄物容器或廢棄物儲存區域的顯眼處。

6.7  公共區域的輻射廢棄物

EHS辦公室批準,兩個或更多的實驗室可準共用一個輻射廢棄物儲存空間。這樣可以有效提高空間利用,但也需要在實驗室成員之間有良好合作。每個成員都必須努力确保這個共用區域始終符合所有的安全要求。這些要求包括:

1)可進入這一區域的惡每個人都應獲得實驗室負責人的許可;

2)房間必須上鎖以保持安全。訪問控制必須足以阻止未經授權的人來訪。沒有人的時候房間必須上鎖;

3)每個實驗室負責人都需要對輻射安全檢查負責,可由一人負總責,其他人負責自己的區域;

4)多個實驗室可以共享輻射廢棄物收集容器,但需要各自保存共有的處理記錄表,并準确記錄;

5)應保持良好的輻射安全習慣;

6)應保持良好的衛生管理。

如果任何實驗室成員不遵守規定,EHS辦公室有權終止公共區域的使用授權。

6.8  部分定義

可生物降解物質,不含危險性化學成分的揮發溶液。

生物垃圾,含有輻射物質的動物屍體和可能被污染的包裹材料。

包裝箱,放置于盒,瓶或桶中以便運輸的輻射廢棄物。

幹燥廢棄物,不含遊離液體的輻射廢棄物。幹燥廢棄物可以從水性材料獲得,但必須不含有機溶劑或其他規定為危險廢棄物的材料。

液體廢棄物,經過處理,不含固體的輻射廢棄物。

混合廢棄物,具有多種危險性的輻射廢棄物,以氯仿為例,溶劑的沸點低于61oC,同時在pH2或>12.5 時是一種腐蝕性液體。

不可生物降解物質,指含有有害化學成分的揮發溶劑。

非水溶性液體,與水不混溶的液體。例如氯仿,苯,甲苯,二甲苯,等

鑄型容器,在輻射源運輸和儲存過程中用的屏蔽容器。鑄型容器是由鉛,塑料,或兩者混合的材料組成。

輻射廢棄物,使用過的包含或可能包含輻射物質的材料。

輻射廢棄物處置記錄,記錄包裝箱中所含的所有廢棄物,需要實驗室在收集期間完成。

閃爍介質,輻射樣品加進液體閃爍計數器後的液體制劑,會産生兩種廢棄物:可生物降解物質和不可降解生物物質。

密封源,含有輻射物質,設計以封閉使用,嚴禁開啟。

輻射源瓶,運輸用的小瓶輻射物質。

水溶性液體,與水混溶的液體或混合物例如,水,礦物酸,乙酸,乙醇,甲醇,丙酮,苯酚等。

6.9  輻射物質的運輸

未經許可不得從學院提走任何輻射材料,所有從實驗室帶出輻射材料的行為都應獲得EHS辦公室和學校保衛處的批準。EHS辦公室将審核有關運輸和包裝的必要設備,以及用途用量等相關事宜。

6.10 真空系統安全

使用輻射材料和(或)生物危害材料的實驗步驟經常會用到真空系統或真空泵。這些步驟可能導緻危險性氣溶膠和液體造成真空系統或真空泵中額外的污染。當系統可能受到污染時,真空系統或真空泵必須用一個二級過濾瓶和一次性過濾裝置加以保護。二級過濾瓶應包括一個具支燒瓶,燒瓶上一條塑料管連接着實驗裝置和該燒瓶的下部支管。一個二級管道連接着燒瓶的上部支管口和一次性過濾裝置的入口。

過濾裝置的出口用一個三級管道與真空源相連。理想情況下,燒瓶應放置得比實驗裝置高,這樣當真空裝置上線路的連接斷裂時,被意外吸入燒瓶的液體可以倒流回主要容器。過濾裝置應有一定的容量使得直徑45微米或大于45微米的顆粒得以通過。

可能已經被有危害的生物污染物污染的過濾裝置在處理前應該高壓滅菌。被輻射材料污染的過濾裝置應該和其他輻射廢棄物一起處理。

6.11 動物處理程序

涉及動物實驗的輻射材料管理的項目需要提供動物在項目期間的具體安置信息。信息應包括:

1)在研究中使用動物的種類和數目(包括每個實驗數目和總數目);

2)每頭動物實驗涉及的輻射元素以及如何執行;

3)動物實驗的預期結果和預計的輻射物質排洩率;

4)對于動物處理和監控的說明,應指明清理動物及其排洩物的方法。這些說明應張貼在動物安置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