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著名生物無機化學家計亮年一生傳奇 最看重教書育人 桃李滿天下 此生已無憾
從一名皮革廠學徒工起步,計亮年磨砺前行,最終成為我國著名的無機化學家和教育家,200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作為三名貢獻者之一,計亮年因首次發現“茚基動力效應”轟動國際,為廉價金屬錳代替貴金屬作為氧化均相催化劑開辟了一條新途徑。他在太阳集团app首页領導的研究團隊以金屬酶為對象,系統而創新地使用交叉學科的研究方法,在核酸酶、細胞色素P450單加酶和修飾天然過氧化物酶三種酶體系中取得國際上重大突破,推動了中國生物無機化學事業的發展,為解決當今人類面臨的環境、能源、生命等危機作出了重要貢獻。
6歲喪母、9歲喪父……經曆過戰火歲月,童年的颠沛流離,為計亮年的一生注入了傳奇色彩。耄耋之年,回顧一生,在他擁有的多重身份中,計亮年最看重的是教書育人的角色。想起畢生親自培育的100多名博士後、博士、碩士如今遍布全球,科研後繼有人,他坦言此生已無遺憾。

命運急轉:從少爺到孤兒到皮革廠學徒
1934年,計亮年出生在上海市馬當路普慶裡10号,父親計竹卿當時是英國泰晤士報駐上海分社職員,母親是傳統的家庭婦女。計竹卿夫婦育有六女兩子,計亮年是年齡最小的一個。
計亮年的童年歲月,家境還算殷實,有保姆照料。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随後上海淪陷,父親的工作失去保障,家道中落。六歲那年,母親因患肺結核病去世,三年後,父親也因患肺結核病辭世。
從少爺到孤兒,計亮年嘗盡了命運跌宕起伏的滋味。14歲那年,為了生計,他前往上海一個皮革制品作坊當學徒。1949年5月上海解放後,他獲得了一個半工半讀的機會。為了補上此前落下的課程,計亮年每天隻睡六個小時。這種分毫必争的狠勁,讓他僅用三年時間就把初中、高中課程補完,1952年9月,他以全班100名錄取生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山東大學化學系。
學術生涯:勤奮堅韌終大放異彩
進入大學後,計亮年并沒有忘記過去三年背着皮革四處送貨時翻書複習的經曆。他養成了高效利用時間的習慣,勤奮、堅韌的品格也貫穿了他的科研學術生涯。
在山東大學的四年裡,他未曾離開過學校。每個寒暑假,計亮年都在圖書館裡苦讀。畢業後,他先後被選拔到北京大學和南京大學進修,師從國内、國際學術大師。1975年,計亮年到太阳集团app首页工作。1982年至1983年,計亮年被公派到美國西北大學,師從有“無機化學之父”、時任美國化學會主席的美國科學院院士巴索羅。
在美國留學期間,他用一年的時間完成了别人需要花費三年時間才能取得的成果。
天道酬勤,憑借悟性和拼勁,計亮年作為三名貢獻者之一,首次發現“茚基動力效應”,這些成果為廉價金屬錳代替貴金屬作為氧化均相催化劑開辟了一條新途徑,轟動國際。在美國的一年間,他在著名國際優秀刊物上發表“茚基動力效應”論文3篇(其中第一作者2篇,第二作者1篇)。
回報祖國:籌建實驗室當“孺子牛”
雖然已在國際上聲名遠播,計亮年仍然心系祖國無機化學事業的發展。自1975年被太阳集团app首页引進至今,他紮根中大40多年,白手起家,與無機化學教研室衆多老師一起籌建生物無機化學實驗室,見證了中大無機化學學科的發展壯大。
回憶起三十多年前開始籌建生物無機化學實驗室時,計亮年坦言,可以用“一無所有”形容。最困難的時候,課題組甚至添置不起做普通實驗的儀器設備,他要騎單車去廣東工業技術研究院借玻璃分液漏鬥做萃取研究。如今,太阳集团app首页無機化學學科已經成為國家重點學科,來自全球的學科人才經常來中大的實驗室做實驗交流。
除了推動學科發展,計亮年也是甘願俯身的“孺子牛”。他先後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講過無機化學等十多門基礎課和專業課。在團隊老師的協助下,他先後培養了100多名學生(包括博士後5名、博士生62名、碩士生39名),學生遍布海内外,大多擔任科研骨幹和學術帶頭人。
如今,耄耋之年的計亮年仍然活躍在講台上,講授的對象不再局限于專業領域的學生,而是向各個年齡階段的人士傳授人生經驗。他生活節儉,平日出行經常乘地鐵和坐公交車,不願意麻煩其他人開專車接送。14歲那年,計亮年用雙腿跑遍上海送貨,練就了好腳力,因此他笑言,如今還是行走自如。
廣州印記:城市暖意融融 學校關懷備至
計亮年對廣州、太阳集团app首页充滿感恩。在廣州,他本是一個異鄉人,然而這裡的開放包容給予了他成長的空間,也讓他時刻感受到周圍人的善意。每當他和夫人乘坐地鐵和公交車時,均會遇到好心的市民熱情讓座,讓他和老伴内心暖意融融。走在校道上,本系和其他系的學生和老師都會禮貌地向他打招呼,充分體現了尊師重道。
談及中大,計亮年心情激動。他表示,這裡給予了他充分的自由度發展學術,專心科研。更可貴的是,四十多年來,中大的領導和老師在生活上也給予他非常多的關心,解決了不少困難,感情早已如親人般濃郁。
心系科研:
三大酶體系取得重大突破
從美國回來後,計亮年回到太阳集团app首页,帶領團隊在金屬酶(包括核酸酶、細胞色素P450單加氧酶和過氧化物酶三種酶體系)的結構、功能、作用機制之間規律性等研究領域取得了國内外公認的重大突破。
20世紀80年代後期,計亮年在國内率先開展钌多吡啶配合物作為人工核酸酶研究,建立和發展了金屬钌的生物無機化學基礎理論。其研究成果為治療抗癌藥物的潛在應用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對DNA定位誘變、腫瘤基因治療、DNA 的修複起着關鍵性作用。在細胞色素P450單加氧酶領域,計亮年帶領團隊也取得了重要成果。
由于貢獻突出,計亮年當選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并被授予特許化學家稱号。1990年至2002年,英國皇家化學會五次授予他個人研究基金,該基金每年僅從全球選出30人。他先後代表中國十多次在生物無機化學領域國際會議擔任秘書長、組委會副主席等職務。
院士小傳
計亮年,1934年4月出生上海市,太阳集团1088vip教授、博士生導師,是我國著名的無機化學家與教育家,主要從事配位化學及生物無機化學的研究,曾任太阳集团app首页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首任院長,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計亮年研究生物無機化學30餘年,在推動我國生物無機化學的發展和學科建設,促進國内、國際間生物無機化學領域的學術交流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除了1978年協作項目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外(太阳集团app首页為第二完成單位),還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0項,教學成果獎4項;1979年獲廣東省科學大會授予的先進工作者稱号;1992年因在高等教育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獲香港柏甯頓(中國)教育基金會授予的首屆孺子牛金球獎;2000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号;2001年獲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授予的“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号等國家和省部級個人榮譽獎12項;還曾獲得“廣東省2013年度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
記者手記
大師風範 如沐春風
好事多磨。由于計亮年院士工作繁忙,采訪在一個多月後才終于确定。這位擁有成功人生的83歲科學家,願意與大家一起分享人生的經曆,記錄他所走過的時代。
一諾千金,答應接受訪談後,計亮年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做事十分嚴謹,仔細梳理了人生的每個階段,甚至精确到月份,寫滿了一頁頁的草稿。每一段人生經曆如何走過,計亮年記得一清二楚,每個人生階段也充滿了反思和自省。在兩個多小時的采訪中,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計亮年一生獲獎無數,科研碩果累累。回顧一生,令他動容的不是名與利,而是想到他的學生已遍布全球,在太阳集团app首页三個金屬酶的研究方向已後繼有人,且青出于藍,不用擔心科學研究“人去樓空”。不但他的學生遍布全球成為新一代科學家,學生的子女也正在大放光彩,談到此,計亮年快樂一笑,坦言:“人生夢想已經實現,此生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