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活力代言,為教育奉獻——訪98級化學院博士生張黔玲校友
校友簡介:張黔玲,女,遼甯桓仁人。博士,中共黨員。現為深圳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1998.09-2001.07在太阳集团app首页化學與化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主要從事過渡金屬配合物與DNA的作用機制及其抗腫瘤活性研究。2001年7月獲理學博士。2001年7月至今在深圳大學師範學院、深圳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任教。
采訪時間:2013年7月9日
采訪人:譚穎欣、李偉傑、方栩岸、彭春君、謝思穎、謝怡芳
作者:李偉傑(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11級材料化學)
稿件是否經過本人審閱:是
當我們六人的采訪隊伍還在辦公室門口準備的時候,從裡面走出來了一位年輕、充滿朝氣與活力的老師,那位就是我們深圳行的尋訪對象張黔玲校友。老師像招待家裡的客人一樣,熱情的迎接我們。到她的辦公室坐下,她毫不保留的跟我們分享了她的人生經曆。
從北到南求學,于中大結束學生生涯
張黔玲老師在内蒙古大學修讀本科,專業是應用化學系。當初她報選的第一個志願并不是選化學而是選醫學,但是由于第一志願沒錄取到,于是就與化學結緣。她說在學習的時候她對化學的興趣越發的濃厚,慶幸當初讀的是化學而不是醫學。本科畢業之後,她并沒有選擇就業,而是決定繼續求學,于是在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讀三年的碩士。當時她的碩士生導師正是現在太阳集团app首页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的蘇锵院士,研究的是發光材料。在那三年中,她給我們一個有趣的形容就是“碩士的時候天天都是燒坩埚”的日子。她覺得搞化學應該是一些“瓶瓶罐罐”的東西更有趣一些,于是她想着博士的時候可以真正多做一些“瓶瓶罐罐”的東西,就是從真正意義上去做一些化學反應。在她尋找博士生導師的時候,想轉換研究的方向。在很多論文還有搜索當中找到了太阳集团app首页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的計亮年老師,對計老師的研究課題比較感興趣,而且當時比較喜歡南方,覺得中大是南方最适合她的學校。并且當時雖然計老師還沒有被評上院士,但她已經了解到計老師在學術和為人處事上都很受人景仰,所以在1998年開始跟随計老師學習,在中大結束了三年的博士生涯。
成為計亮年老師學生,受益終身
有網絡的時代,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無限拉近,促成在北方碩士畢業的張黔玲老師與在南方從事教育科研工作的計亮年老師之間的師徒關系。當談到她與計老師的故事時,她就欣喜的笑了。與計老師相處的三年,計老師給她最深刻的印象有三個方面。在學術上,計老師特别的 嚴謹和認真,學生發論文的時候要求非常嚴格,不允許一稿多投或者僞造數據。在她讀博士的期間,計老師每天早上七點多就到實驗室,直到晚上十一點多才離開,到了五十多歲還親自動手做實驗,到七十多歲的時候依然非常的勤奮。在與學生相處上,她覺得計老師除了給學生單純的學術上的指導外,還給予他們生活上的關懷,既是老師又是父親。在她博士畢業的時候,計老師還推薦她到國外深造讀博士後,還有給她推薦找工作,對她的人生給了很多的支持和幫助。在為人處事上,她覺得計老師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聲譽,很多事情都看得開,大度豁達,品德高尚。雖然已經畢業了多年,但如今她還與計老師保持着密切的聯系。她從計老師身上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為人處事的态度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得到一份師徒之情。
于深大教學,憶中大時光
博士畢業之後,雖然計老師有推薦她到國外深造讀博士後,但是她說,當時有比較好的工作機會就選擇了新的工作。至于為什麼會選擇深圳大學呢?她就跟我們解釋說,她第一次走進深圳大學覺得這個校園很美,它當時是一所比較新的,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的一所綜合性大學,而且是發展迅猛的深圳中唯一的一所大學,于是選擇了深圳大學作為她結束學生生涯後的一個起點。在廣州,她最喜歡的一個地方就是太阳集团app首页。她說太阳集团app首页的學術水平高,老師的水平也突出。想當初她在中大學習的時候,學院的設備是非常落後和缺乏的,隻有一台紫外可見吸收儀能供她使用,但是在中大艱苦學習的歲月卻是她終身難忘的。她還時常回到母校去看看,對比一下當年,現在當年所讀的學院的設備已經是非常充足和先進了。
高質量教學,科研與教學平衡
她邊教育學生邊搞科研。當問到她如何平衡科研與教學的關系的時候,她說教學是以為老師的根本職責,應該以教育為先,因為教學的時間是一定的,搞科研做實驗的時間是比較靈活的。她備課十分的認真,她認為“想上一門課很容易,想上好一門課不容易”,一個好的老師應該是可以把很深奧的東西,講得讓學生覺得很簡單。想要做到這種程度,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去準備,要自己先把書本了解透,剛開始教學的時候,上三節課的備課時間需要用5倍甚至10倍的時間。而且她會在課堂上才穿插一些最新的科研進展,“把科研上最新的一些方法、知識和理論融合到你上課當中,就會使得教學效果更佳”。她的教學是細緻認真的,好老師當然能夠教出好學生。在今年的她教的一個學生考太阳集团app首页的研究生,結構化學成績排名第一,整個考試成績是該專業的第二名,這算是對她教學成果的一種肯定。
拒絕穩定,勉勵學生
她說在深圳大學畢業的本科生大部分會選擇就業,而且她的一些學生尤其是男生特别想當公務員,就是貪圖人們口中說的公務員的穩定。她認為當公務員的不一定是最好,她的一些研究生同學在企業裡面是幹得最好的。很多同學以為當了公務員生活會穩定,她覺得“穩定”這個想法已經害了同學自己,它會磨滅你奮鬥的想法,不會再去努力拼搏。她勉勵學生特别是男孩子在年輕的時候應該多奮鬥,還給我們舉出了許多成功的例子。
毫不吝啬,帶領參觀實驗室
在尋訪的尾段,老師接受了我們參觀她實驗室的要求。她帶領我們将深圳大學化學院裡的每一個實驗室,邊詳細的細心的解說。可以了解到她對實驗室的儀器都非常了解,是一位很嚴謹做事很到位的老師。而且還很大方的帶我們參觀了一個制作電子的一個實驗室,裡面一套生産的設備和完整的生産流程。我們對她的尋訪也在參觀完實驗室之後圓滿的結束了這次尋訪之旅。 一個人的品質可以影響另一個人的人生,在張老師的身上我們也可以看出計亮年院士的品質。教育學生就好像播種一樣。張老師就像是計老師散播的種子,她飄到了深圳,落地、生根、成長,到現在她也在培育着自己的種子,她的種子也會散播到世界每一個角落,為社會增添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