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振國教授研究團隊:力緻發光材料體系的新設計策略

稿件來源:池振國教授課題組 發布人:程萍 責任審核人:譚海燕 系統審核人:馮雙

       力緻發光(Mechanoluminescence, ML),又稱摩擦發光、斷裂發光或壓電發光,是指固體材料在機械外力作用下破裂或形變而産生發光,這是直接将機械能轉變成光能的一種發光現象。與其它類型的發光相比,力緻發光不需要外加電壓或紫外光照射等激發源,其環境友好的激發方式使得力緻發光材料在應力傳感、壓光照明和加密防僞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潛在應用。2010年開始,太阳集团1088vip池振國教授研究團隊在聚集誘導發光(AIE)材料的力緻發光變色方面做了大量探索性的研究工作,發現了力緻發光變色是絕大多數AIE材料的一個共性。該共性的發現,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為解決力緻發光變色材料稀少問題及促進該類智能材料的應用研究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在上述研究基礎上,2015年,該研究團隊又首次發現了聚集誘導熱激活延遲熒光(AIE-TADF)材料具有力緻發光現象(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874-878),然後又發現了一些AIE分子具有力緻發光性能,并對其産生機理進行了深入研究(Chem. Sci., 2015, 6, 3236-3241Chem. Sci., 2016, 7, 5307-5312;Chem. Sci., 2018, 9, 5787-5794)。2017年,武漢大學李振教授團隊與池振國教授團隊合作,發現了一些純有機磷光材料具有力緻發光現象,把力緻發光拓展到有機磷光領域(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15299-15303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880-884)。2018年,池振國教授團隊又發現了力緻長餘輝發光現象(Chem. Sci., 2018, 9, 3782-3787),至此,純有機材料的力激發發射熒光、TADF、磷光或長餘輝等不同發光類型的力緻發光拼圖拼齊。2018年,池振國教授團隊(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12727-12732)與青島科技大學楊文君教授團隊(Chem. Commun., 2018, 54, 8206-8209)同時研究發現,将主體材料(具有力緻發光性能)與不同客體發光材料(不具有力緻發光性能)進行複合,可以通過機械力激發不同發光顔色客體分子産生發光,從而把力緻發光材料體系從純有機單組分進一步拓展到複合體系,極大地豐富了有機力緻發光材料體系。

       近日,太阳集团1088vip池振國教授研究團隊提出利用一種更加簡單的方法來精準設計力緻發光複合材料體系的新設計策略。該策略設計的力緻發光複合材料體系中,單獨的主體材料和客體材料都不具有力緻發光性能,但是通過主客體複合得到的複合體系則具有力緻發光性能,實現了從無到有的力緻發光。同時,客體材料的選擇範圍非常廣,可以是純有機發光材料、配合物磷光材料,也可以是無機量子點發光材料等等。通過改變客體材料的種類,非常容易調節力緻發光的發光顔色、亮度、色純度以及發光壽命等性能,極大地豐富了力緻發光材料的研究内涵。結合光物理測試和理論計算,深入探究這類新型力緻發光複合體系的激發過程和發射過程,并揭示了複合體系力緻發光的激活機制是源于壓電效應和主客體分子的能量轉移。

圖1

      上述研究結果發表于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太阳集团1088vip為第一完成單位。(Wenlang Li, Qiuyi Huang, Zhan Yang, Xiaoyue Zhang, Dongyu Ma, Juan Zhao, Chao Xu, Zhu Mao, Yi Zhang, Zhenguo Chi. Activating versatile mechanoluminescence in organic host‐guest crystals by controlling exciton transfer. Angew. Chem. Int. Ed., 2020, DOI: 10.1002/anie.202010166)。論文鍊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010166。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等項目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