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勿忘先生救國遺志 吾輩自當奮發圖強

發布人:李心宇 責任審核人:馮雙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史學習教育工作要求,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用好校園周邊紅色教育資源開展青年思政教育工作,10月31日下午,我院本科生黨支部師生赴辛亥革命紀念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通過移動課堂實地教學的方式,在這一具有特殊意義的時間節點重溫中山先生的救國遺志與當年的峥嵘歲月,從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中再次感受先輩們舍身忘我的愛國主義精神,自覺肩負起當代青年的時代擔當。

▲黨支部師生在辛亥革命紀念館前合影

 

        紀念館以“開辟共和新紀元”為主題,主要分為“甲午戰敗後的空前局面”“革命運動的蓬勃發展”“辛亥前夜的鬥争風潮”“辛亥革命高潮的到來”“開創民主共和制度的新紀元”“共和新氣象”“捍衛共和制度”及“尋求新的救國道路”八個部分,用珍貴的文件手稿、生動的人物雕像和豐富的影視資料帶領師生們再次全面回顧了我們國家一個多世紀前那段重要的革命曆史。

▲黨支部師生随講解員參觀展館

 

        在參觀過程中,同學們深刻認識到了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推翻我國封建專制、促進民主發展的進步意義,同時也了解到了辛亥革命的曆史局限性,更加深切感受到黨的絕對領導和社會主義道路是符合我們國家發展的最佳選擇。

        随講解員參觀完紀念館後,我院師生在館内随即開展了一次移動課堂現場研讨活動,部分同學結合自身前期的學習感悟和現場參觀感受,積極分享了自己對于辛亥革命曆史的認識和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的學習心得。同學們紛紛表示,作為中山先生親手創辦的大學學子,傳承和發揚辛亥革命精神具有重要的特殊意義。習近平總書記講到,孫中山先生振興中華的深切夙願,辛亥革命先驅對中華民族發展的美好憧憬,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夢寐以求并為之奮鬥的偉大夢想已經或正在成為現實,新時代的化院學子,要努力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刻苦鑽研專業知識,立志科技報國,在黨的領導下繼續奮發圖強,用實際行動踐行中山先生“為社會福 為邦家光”的赤誠初心。

▲黨支部師生在紀念館内分享交流參觀感想

 

        活動心得

        參觀後有三副畫面在我腦海裡萦繞着。第一幅是一幅圖,是光影交錯中寫下《與妻書》的林覺民和他撫着孕肚的妻子。這是辛亥革命衆位舍小家為大家,無私奉獻的将士們的縮影。第二幅是一句詩——豹隐南山霧,鵬搏北海風。詩短小精悍,卻有一種堅信能挽救祖國命運的豪氣,這是辛亥革命參與者對祖國的擔當。第三幅是一面牆,記錄着中華民族從辛亥革命至今的思想變化。從經驗主義到馬克思主義,中國不斷地探索,最終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了如今的國富民強。“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這是孫中山先生留給我們的箴言。作為入黨積極分子,我要謹記先生的話,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添磚加瓦!

——2019級本科生賴玥璇

 

        本次參觀學習中,我對辛亥革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早在武昌起義的前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已經有無數的革命義士展開救亡圖存的運動,意圖推翻封建帝制。在此期間,許多革命烈士為此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如參加黃花崗起義的林覺民,明知起義兇多吉少,仍毅然參加,并寫下《與妻書》與家人訣别,此等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讓人動容,也深深教育着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要倍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成才,将來更好地建設家國。

——2019級本科生房俞創

 

        跟随講解員的娓娓道來重溫這一個多世紀前辛亥革命的峥嵘歲月,讓我明白今日所有觸手可及的美好生活都是當年一代代革命先烈用他們的血肉之軀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換來的。很難想象,若當時沒有這樣一批批英勇獻身、心懷家國的仁人志士們,如今我們的生活又會是怎樣的一番光景。學會憶苦思甜,以史為鑒,傳承先輩的紅色基因,我想這是對他們最好的緻敬。我們要永遠銘記中山先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愛國志向,不負韶華,努力奮鬥,用實際行動踐行先輩遺願!

——2018級本科生陳靜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