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集团1088vip楊振宇教授課題組誠聘納米材料化學與光電器件方向博士後、助理研究員及研究生
楊振宇博士将于近期加入太阳集团1088vip,組建納米材料化學與器件課題組。課題組将主要緻力于新型量子點材料合成研究、表面化學機理研究及應用、光電和儲能器件設計與性能優化,同時也将開展環保可打印的光電材料的探索性研究。課題組已在籌建光電材料合成及器件測試的實驗平台,計劃将于2018年7月投入使用。因為課題組剛成立,現誠聘博士後、特聘副研究員數名。共同開拓未知的納米化學世界。
同時,課題組歡迎有志于納米材料合成和表面化學表征、以及相應的光電器件和新能源領域應用研究的廣大優秀學子報考課題組的碩博研究生、聯培生,歡迎高年級本科生加入課題組開展科研探索工作!課題組将提供良好的生活待遇,優秀者推薦前往歐美名校交流訪學。
未來課題組研究方向主要為:
1. 環保量子點材料的研發與光電器件制作
2. 納米材料表面化學機理研究、結構優化和相關器件應用
3. 可打印量子點/高分子複合材料的合成和可打印器件的探索研究
4. 新型納米能量轉換和能量儲存材料的探索研究
招聘條件:
1. 身心健康,認真負責,有團隊協作精神,熱愛科研工作,勇于探索科技前沿。
2. 能獨立開展相關課題的研究,并發表高水平研究成果,配合完成重大項目的申報。有優秀的英文閱讀、交流以及寫作能力。
3. 在國内外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近期已畢業或即将畢業的優秀博士,有紮實的專業實驗和理論研究背景。
4. 具有以下研究背景優先考慮:量子點材料合成、納米表面化學、光電材料與器件、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5. 應聘者需取得一定的學術成果,在本學科主流學術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過三篇及以上學術論文,特别優秀者可适當放寬。
6. 博士後招聘1-2名,助理研究員1名。
相關待遇:
1. 特聘研究員、副研究員:一至三級崗,按個人情況定崗。年薪20-30萬,享受五險一金
2. 博士後:學校提供過渡房, 年薪20萬 - 30萬,在站期間享受事業編制醫療和子女上學等待遇;優秀博士後可推薦申請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博士後資助項目)”,其基礎年薪30萬;廣東省額外補貼每人每年15萬元及各種人才服務保障體系(優秀博士後可推薦申請)
3. 根據科研成果,課題組還将提供額外的科研獎勵
4. 鼓勵參加國内外的學術會議及學術交流活動
申請方式:
本招聘長期有效,申請者請發送申請信到郵箱:zy.yang@utoronto.ca。在郵件中請附上以下材料:
1. 詳細的個人簡曆:包括學習工作經曆、主要研究工作内容、代表論文論著清單、研究興趣等。
2. 申請博士後及研究員崗位者請在郵件中附上三篇學術代表作。
楊振宇教授簡介:
楊振宇,化學博士,1985年12月生于廣東省佛山市,太阳集团1088vip教授。2009年于南開大學太阳集团1088vip獲得本科學位,2009年至2014年間就讀于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化學系,師從固體化學專家Jonathan G. C. Veinot教授,獲得博士學位。博士期間主要從事矽納米材料合成、新型矽表面化學及其發光機理研究,并在在讀期間在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的高分子化學專家Bernhard Rieger教授實驗室進行了兩個月的訪問研究。2014年畢業後加入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納米器件專家Edward H. Sargent教授課題組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并擔任該研究組的發光材料分組組長,主要研究領域為量子點和鈣钛礦光電材料和相應的太陽能電池及發光二極管的應用。近年來在納米化學和器件領域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 Phot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Nano Letters,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7篇,總引用1400餘次。
個人主頁:http://zyangua.wixsite.com/home
ResearchGate主頁: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Zhenyu_kevin_Yang
Google Scholar:https://scholar.google.ca/citations?user=lQmKQc8AAAAJ&hl=en
近期代表性論文 (†标記為共同第一作者):
1. Z. Yang,† J. Z. Fan,† A. H. Proppe,† et al., Nat. Commun., 2017, 8, 1325.
2. H. Sun,† Z. Yang,† et al., Adv. Mater., 2017, 29, 1701153.
3. X. Gong,† Z. Yang,† et al., Nat. Photonics, 2016, 10, 253.
4. Z. Yang,† E. Yassitepe,† et al., J. Am. Chem. Soc., 2015, 137, 14869.
5. Z. Yang, et al., ACS Nano, 2015, 9, 12327.
6. Z. Yang,† A. Janmohamed,† et al., Nano Lett., 2015, 15, 7539.
7. Z. Yang,† G. D. los Reyes,† et al., ACS Photonics, 2015, 2, 595.
8. Z. Yang, et al., Adv. Funct. Mater., 2014, 24, 1345.
9. Z. Yang, et al., J. Am. Chem. Soc., 2013, 135, 17595.
10. Z. Yang, et al., J. Am. Chem. Soc., 2012, 134, 13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