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姓名:計亮年教授(Ji Liang-nian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34-10

籍貫:浙江省鄞縣人

職位:教授(博士生導師),中科院院士(2003年當選)

聯系方式 

電話:暫未填寫

傳真:暫未填寫

郵箱:暫未填寫

通訊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太阳集团app首页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郵編:510275

個人網站:暫未填寫

教育經曆

1956年畢業于山東大學化學系,畢業後曾先後在北京大學和南京大學進修;

工作經曆 

核工業部衡陽工學院和廣東工業大學工作;
1975年至今一直在太阳集团app首页工作,曾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并先後擔任太阳集团app首页無機化學教研室主任,生命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以及首屆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院長等職務;
1989年他當選為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并授予他特許化學家稱号(Chartered Chemist)20006月被同濟大學聘為兼職教授,2004年聘為雙聘院士。

講授課程 

計亮年教授擔任過無機化學基礎課主講教師,為本科生和研究生先後主講過無機化學、高等無機化學、結構化學、化學熱力學、結晶化學、生物無機化學、配位場理論及其應用、配位化學、群倫和紅外光譜、絡合物研究方法等10多門課程,并編寫了相應的多種參考材料。

科研方向 

配位化學及生物無機化學研究

1. 系統地研究了钌等小分子配合物的組成、結構與DNA的作用及其機理
在合成大量小分子配合物的基礎上,用熱力學、動力學及理論計算(DFT法)等,總結了這些配合物的不同組成、結構與DNA作用的規律,首次從CD光譜觀察到钌的右旋(Δ)和左旋(λ)二個不同手性配合物插入BDNA的速度不同,并用2D NMR 說明了産生差異的原因,另外,還總結了配合物主配體的平面面積,主配體的取代基吸電子效應、輔助配體的組成及分子内氫鍵的形成,以及主配體的空間位阻等十多種因素對配合物和DNA作用的穩定性影響。在上述系統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許多具有應用前景的體系,如,钌的多吡啶配合物可作為識别B型和ZDNA的探針,钌與PZTPHNOIP的配合物有可能作為DNA分子光開關及DNA序列選擇性的識别,以及多吡啶钌配合物有可能作為DNA的斷裂試劑等。近年來,首次引入密度泛函計算方法分析了钌配合物與核酸作用的電子結構和能量變化,從理論上闡明了作用機制和構效關系,揭示了傳統生物學難以發現的新規律,為钌配合物作為生物大分子結構探針和治療藥物的潛在應用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2. 具有酶功能的新型配合物的合成及金屬模拟酶的結構、性能及應用的研究
為了闡明配合物的結構和性質的關系,設計和合成了600餘種尚未見報道的新型配合物,系統地研究了其結構性質與功能的關系,并提出了11條新的合成方法及路線,如二核、三核、多核配合物的新的手性拆分方法等;系統地開展了結構、生物功能及作用機制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應用于天然酶改造,提出黑曲黴對過氧化氫酶的生物合成規律,并将酶法生産微量元素藥品技術成果實現了産業化。。在模拟酶的研究工作中,用化學修飾法提高模拟酶的活性,如,用聚苯乙烯修飾的卟啉化合物與未修飾的相比其酶催化活性提高5倍,在天然酶方面如用不同方法對辣根過氧化物酶修飾後熱穩定性能提高9倍,在上述有關酶的研究工作中還提出了酶活性中心周圍蛋白微環境化學修飾和酶活性之間的規律等基礎性成果。

科研項目

暫無資料

獲獎情況

1988年被廣東省政府授予立功證書,并晉升工資一級;
1992年國務院授予他在高等教育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給予政府特殊津貼
2000年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号;
2001年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授予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号等國家和省部級個人榮譽獎11項;
2003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994年由他申請的無機化學課程,被列為廣東省重點課程,1998年起被教育部列為國家理科基地創建名牌課程;2005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項目獲廣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他先後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共92名、博士後5名,國内進修教師多名,國外訪問學者2名,他們大部分在高校研究部門,以及技術公司等單位擔任教授、副教授等職,有的已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和廣東珠江學者等。提高研究生綜合素質,培養合格的高層次人才項目于1997年分别獲得廣東省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和國家教委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995年國家教委授予他教書育人首屆孺子牛金球獎;20002005年寶鋼基金會二次授予他優秀教師稱号。

論著一覽

主編著作2部,其中《空氣敏感化合物的操作》譯著,促進了國内無氧操作合成技術的推廣;《生物無機化學導論》一書已被國内幾十所高校作為教材,第一版本于1995年獲得第三屆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二等獎,現已出版了第三版。

相關成果

暫無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