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方式
電話:020-84110953(O)
傳真:暫未填寫
郵箱:ceshzq@zsu.edu.cn
通訊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太阳集团app首页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郵編:510275
個人網站:暫未填寫
教育經曆
1969年7月畢業于太阳集团app首页化學系化學專業。
工作經曆
1969.7後在太阳集团app首页化學系(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任教。
1988.1-1989.1 法國巴黎第七大學學習工作。
講授課程
物理化學,化學熱力學及其應用,現代物理化學專題,物理化學實驗。
科研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 物理化學,相平衡與分離化學。
科研項目
1. 國家"八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催促精餾法分離混合二甲苯和三甲苯”( 1995.10-1998.12) 總投資950萬元,國家計委投資200萬,自籌750萬,中大獲100萬元 ,項目負責人 ,2000年1月24日已通過國家驗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2. “催促精餾分離混合二甲苯的擴試和機理研究” 省計委重大課題(1997.10-1999.12),50萬元,項目負責人,已部分完成。
3. “催促精餾分離混合二甲苯機理研究”,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99.1-2001.12),7萬元,項目負責人,在進行。
4. “低溫有機固液相平衡及電荷轉移絡合物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92.1-1994.12),3萬元,車冠全(1)黃鐘奇(2)已完成。
5. “海洋微生物代謝産物化學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97.1-1999.12),9萬元 ,林永成(1)黃鐘奇(2)已完成。
6. “海洋真菌和細菌活性物質化學和藥理研究”,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95.1-1998.12),8萬元 ,第四,已完成。
7. 從桉葉油中提取桉葉油素,廣州華信精細化工有限公司與太阳集团app首页化學系合作項目(1995.3-1996.1)技術攻關負責人,試産獲得成功 已完成攻關任務。
8. “化工高效分離新技術中試基地” ,“211工程”二級學科項目(1996- 2000),92萬元,項目負責人已通過中期驗收
獲獎情況
1981.7獲廣東省科技成果四等獎,鄒永匡、黃鐘奇,項目“液-液平衡體系C6H5Cl- C2H5OH-H2O相圖及其在工業生産中的應用”。
1989.11獲國家發明專利銅獎,第三作者。
1990年獲基礎物理化學實驗室獲國家教委“物資管理先進集體”獎,“太阳集团app首页先進集體" 獎,負責人。
1996.6獲太阳集团app首页優秀黨員稱号,太阳集团app首页先進黨支部的支部書記。
1997.1獲太阳集团app首页教學成果獎(第五作者)。
1999年獲廣東省高校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二作者)。
論著一覽
1. 《物理化學實驗》,洪惠婵,黃鐘奇主編,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1993.3,
ISBN7-30600649-5;
2. 《聚氯乙烯生産原理》鄧雲祥,鄒永匡,孔憲祥,黃鐘奇,科學出版社,北京,1982.6;
3. Crystal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biatractylolide from the Chinese herb plant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 Zhongqi Huan,g , Yongcheng Lin, , Shixiong Liu , Winglai
Chan ,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 1999,38B 106-108, ISSN:0376-4699, SCI收錄;
4. 桉葉油素和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過量體積, 黃鐘奇,劉發強,陳勇等,中山
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39(3),ISSN:0529-6579;
5. o-,m-,p-二甲苯或乙苯加乙醇體系的汽液相平衡,黃鐘奇,陳勇,歐陽鋼鋒等
太阳集团app首页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9,38(6)116-119 ISSN:0529-6579;
6. 桉葉油素+三氯甲烷和桉葉油素+四氯化碳的固液平衡, 黃鐘奇,楊小平,陳
勇等太阳集团app首页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8.37(3).119-121ISSN:0529-6579;
7. 南海海洋細菌110的代謝産物的研究,黃鐘奇,周世甯,吳雄宇等
太阳集团app首页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7,36(6). 127-128 ISSN:05296579;
8. 0-,m-,p -二甲苯或乙苯加正丁醇體系的汽液相平衡,陳勇,黃鐘奇,歐陽
鋼鋒等,太阳集团app首页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9,38(3)46-48 ISSN:0529-6579;
9. 0-,m-,p-二甲苯或乙苯加丁酮體系的汽液平衡,陳勇,黃鐘奇,歐陽鋼鋒等
太阳集团app首页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37(6).112-114ISSN:0529-6579 ;
10. (Solid+Liquid) phase equilibria and Solid-compound formation in
(trichloromethane + cyclohexanone, or butanone, or 1-methyl-2-pyrrolidinone) ,
Guan-quan Che, Zhong-qi Huang, Dan Li et al.J.Chem. Thermodynamics,
1996,28,159-165ISSN 0021-9614, SCI收錄;
11. A Novel Bisesquiterpenoid, Biatractylolide, from the Chinese Herbal Plant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Yongchen Lin, TaoJin,Xiongyu Wu, Zhongqi Huang et al
J. Nat. Prod. 1997,60,27-28 ISSN:0163-3864, SCI收錄;
12. 乙晴-水的液液、固液相平衡和過量Gibbs自由能,車冠全,黃鐘奇,雲逢存
化學學報, 1996,54,859-863, ISSN:0567-7351, SCI收錄;
13.四氯化碳+含氧化合物二元系固液相平衡,車冠全,羅三來,黃鐘奇,
科學通報1995,40,45-47, ISSN:0023-074x;
14. 對二甲苯+環己烷及對二甲苯+二甲基亞砜的固液相平衡和過量吉布斯自由
能,車冠全,黃鐘奇,羅三來等,高等學校化學學報,1994,15(9),1353-
1356, ISSN:0251-0790,;
15. Solid and Liquid phase equilibria in mixture of tetrachloromethane with oxygen-
containing compounds, Che Guanquan, Luo Sanlai,Huang Zhongq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95,40(2),133-135, SCI收錄;
16. 正丁醇+正十六烷的固液相平衡與正丁醇的自締合, 車冠全,彭文烈,古喜
蘭,黃鐘奇,太阳集团app首页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7,36(4)49ISSN:0529-6579;
17. 液-液平衡體系C6H5Cl--C2H5OH--H2O相圖及其在工業生産中的應用 鄒永匡,
黃鐘奇,太阳集团app首页學報(自然科學版),1980,2. 64-66;
18. 聚氯乙烯生産中混合冷凍脫水效果的理論探讨,鄒永匡,陳志行,黃鐘奇
石油化工1979.3。
相關成果
國家"八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催促精餾法分離混合二甲苯和三甲苯”, 2000年1月24日,由廣東省計委主持,通過了國家驗收,專家認為達到國際 領先水平 ,黃鐘奇為項目負責人。